内蒙古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及新能源政策有新调整

2024-02-19 10:13 来源:正北方网

  本网2月18日讯(草原全媒·正北方网记者 康丽娜)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治区对2024年内蒙古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及新能源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

  据介绍,2024年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中长期交易规则优化调整主要基于以下六个原则:

  一是保持整体平稳。延续蒙东、蒙西两个电力市场中长期交易基本框架不变,继续以年度、月度、月内为周期,以协商、挂牌、竞价为方式,组织市场交易,保证市场主体平稳参与。二是优化交易时序。将新能源发电交易调整至燃煤发电交易之前,弱化了新能源出力波动大、发电曲线不稳定等因素对其与电力用户达成交易的影响。三是增加交易活性。取消电力用户成交新能源电量的上限,市场主体可以按照自身目标制定交易策略,最高可实现100%新能源成交,满足不同用户对绿电的差异化需求,提升电力市场交易的灵活性。四是缩短交易周期。月内新增用电量交易由每5天开展一次调整为每周一、三、五进行(遇节假日顺延),月内合同置换交易由每5天开展一次调整为工作日连续开市,为市场主体调整优化电量合同提供更多机会,减少实际发电、用电与交易合同之间的偏差。五是深化主体参与。包含电力交易具体办法和配套机制在内的11项市场运行相关事项,均经由市场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充分尊重市场主体意见、发挥市场自主决策的效能。六是赋能产业发展。以电力交易为平台,合理运用市场机制,推动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耗能产业在我区绿色发展。

  截至目前,蒙东、蒙西两个交易中心已基本组织完成2024年年度交易。具体来说,蒙东年度成交电量297.66亿千瓦时,完成全年预计交易规模的85.29%,其中新能源占总成交电量的59.27%,火电占比40.73%;蒙西年度成交电量2530.28亿千瓦时,完成全年预计交易规模的90.37%,其中新能源占比33.54%,火电占比66.46%。

  发布会上,自治区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还就我区新能源政策进行解读。

  据了解,按照《关于推动全区风电光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有关要求,我区已印发六类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实施细则,优先支持全额自发自用和不占用电网调峰空间的市场化并网消纳项目,提高新能源整体消纳能力,促进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高效利用。

  针对市场化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近期,自治区能源局对六类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完善,修订内容包括:放宽了市场化项目对新增负荷要求,允许已报装但供电工程尚未开工的用电项目、国家鼓励绿色替代的存量用电项目或与电网企业协商一致可替代的存量用电项目参与市场化项目申报;放宽了自主调峰的相关要求,要求优化储能配置方案,鼓励采用可调节柔性负荷,不给公网系统增加调峰压力;明确了新能源、负荷、储能的投产时序要求,要求新能源项目不得早于新增负荷、储能设施投产;明确了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全额自发自用项目、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工程中的自发自用电量暂不征收系统备用费和政策性交叉补贴;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可分期投产,但须在申报方案中明确具体分期投产方案。

  据悉,新修订的六类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实施细则已于2023年11月发布。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石兰兰)
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内蒙古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及新能源政策有新调整

2024年02月19日 10:13   来源:正北方网   

  本网2月18日讯(草原全媒·正北方网记者 康丽娜)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治区对2024年内蒙古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及新能源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

  据介绍,2024年内蒙古电力多边交易市场中长期交易规则优化调整主要基于以下六个原则:

  一是保持整体平稳。延续蒙东、蒙西两个电力市场中长期交易基本框架不变,继续以年度、月度、月内为周期,以协商、挂牌、竞价为方式,组织市场交易,保证市场主体平稳参与。二是优化交易时序。将新能源发电交易调整至燃煤发电交易之前,弱化了新能源出力波动大、发电曲线不稳定等因素对其与电力用户达成交易的影响。三是增加交易活性。取消电力用户成交新能源电量的上限,市场主体可以按照自身目标制定交易策略,最高可实现100%新能源成交,满足不同用户对绿电的差异化需求,提升电力市场交易的灵活性。四是缩短交易周期。月内新增用电量交易由每5天开展一次调整为每周一、三、五进行(遇节假日顺延),月内合同置换交易由每5天开展一次调整为工作日连续开市,为市场主体调整优化电量合同提供更多机会,减少实际发电、用电与交易合同之间的偏差。五是深化主体参与。包含电力交易具体办法和配套机制在内的11项市场运行相关事项,均经由市场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充分尊重市场主体意见、发挥市场自主决策的效能。六是赋能产业发展。以电力交易为平台,合理运用市场机制,推动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耗能产业在我区绿色发展。

  截至目前,蒙东、蒙西两个交易中心已基本组织完成2024年年度交易。具体来说,蒙东年度成交电量297.66亿千瓦时,完成全年预计交易规模的85.29%,其中新能源占总成交电量的59.27%,火电占比40.73%;蒙西年度成交电量2530.28亿千瓦时,完成全年预计交易规模的90.37%,其中新能源占比33.54%,火电占比66.46%。

  发布会上,自治区能源局有关负责同志还就我区新能源政策进行解读。

  据了解,按照《关于推动全区风电光伏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有关要求,我区已印发六类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实施细则,优先支持全额自发自用和不占用电网调峰空间的市场化并网消纳项目,提高新能源整体消纳能力,促进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高效利用。

  针对市场化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近期,自治区能源局对六类实施细则进行了修订完善,修订内容包括:放宽了市场化项目对新增负荷要求,允许已报装但供电工程尚未开工的用电项目、国家鼓励绿色替代的存量用电项目或与电网企业协商一致可替代的存量用电项目参与市场化项目申报;放宽了自主调峰的相关要求,要求优化储能配置方案,鼓励采用可调节柔性负荷,不给公网系统增加调峰压力;明确了新能源、负荷、储能的投产时序要求,要求新能源项目不得早于新增负荷、储能设施投产;明确了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全额自发自用项目、燃煤自备电厂可再生能源替代工程中的自发自用电量暂不征收系统备用费和政策性交叉补贴;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可分期投产,但须在申报方案中明确具体分期投产方案。

  据悉,新修订的六类市场化并网新能源项目实施细则已于2023年11月发布。

(责任编辑:石兰兰)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