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16日 秦凤玉)

2024-02-26 14:58 来源:亳州晚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石兰兰)

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1月16日 秦凤玉)

2024年02月26日 14:58   来源:亳州晚报   

  ——2024年1月16日在亳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市长 秦凤玉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实施“六一战略”,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美好亳州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年来,我们稳中求进,交出了极为不易的发展答卷。坚持抓纲带目、靶向发力,制定出台“六一战略”三年实施规划、“两个加快”三年行动计划,聚力打造“4+6”产业集群,经济发展效益更好、质量更高。省对市季度经济运行考评分别居第6、第2、第4、第3位,连续4个季度居皖北六市第1位。在省反馈的24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2项指标增速居全省第1位,10项居前3位,20项居前8位。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215.8亿元,增长6.3%、居全省第3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160亿元,增长8%、居全省第4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5%,分别居全省第4、第2、第2位。三次产业比优化为12.9:34.9:52.2。蒙城县、利辛县、谯城区入围全省县域综合实力30强,亳芜现代产业园区居全省开发区综合考评30强第13位。

  一年来,我们狠抓项目,积蓄了跨越赶超的强劲动能。坚持招商为要、项目为王,把经济工作重点向招商集聚、精力向项目集中。各级党政正职带头每月拿出1/3以上精力抓招商,各载体聚焦“两个50”目标,全力以赴招引项目,常态顶格约商会商,建立市县联动、错位发展、协同发力的项目招商格局。落地投资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7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02个、总投资1570.4亿元,分别增长76%、186%,项目平均投资5.2亿元、是上年的1.6倍。民间投资增长8.4%、居全省第3位,扭转了连续三年负增长局面。参与全省开工动员项目284个、总投资1353.4亿元,项目开工率、竣工数均居全省第2位。我市获省政府投资“赛马”激励、是皖北唯一的市。

  一年来,我们为民惠民,办成了群众暖心的实事好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作为着力点,全面完成50项民生实事和10项暖民心行动任务,民生支出351.8亿元、占比85.2%。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8.5%,增速分别居全省第3、第4位。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PM2.5平均浓度39.2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74%,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92.3%,均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畅通“民声呼应”渠道,群众诉求办理满意率98.8%。

  一年来,我们苦干实干,展现了砥砺奋进的亳州形象。坚持以实干作答、用实绩交卷,获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城市、碳达峰试点城市、康养旅游城市。数智赋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社保待遇领取和惠民政策补助资格认证“无感互认”改革、解决河道滩地历史遗留民房问题等工作获国家推广。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保障性租赁住房、服务业锻长补短等10项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连续6年入选全国年度改革典型案例,是全省唯一的市,入选新时代10年地方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特别案例。在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中国改革年会、省辖市市委书记市长工作会议等国家、省级会议上介绍经验66次。承办高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质量安全、12345热线工作质效提升等全省现场会24次。项目服务、清洁能源发展、平台思维赋能产业发展等工作获省主要领导大会表扬或批示肯定。

  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精准施策稳增长,经济运行回升向好。全力推动助企纾困。认真落实国家、省系列稳经济政策举措,企业降本减负74.4亿元。出台《亳州市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安排奖补资金8000万元。持续深化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兑付资金5.8亿元,惠及企业9884户。新增市场主体11.6万户,增长17.3%。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增贷款423.3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下降0.8个百分点、降幅居全省第1位,小微企业获贷率57.8%、居全省第2位,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88.4%、高于全省37.2个百分点。实现直接融资261.4亿元,新增辅导备案和新三板进层企业各1家、省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企业54家。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项目准入随时会商、要素全力保障、进展全流程调度,投资增速居全省第2位。新纳统项目575个、总投资1336.2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26个、总投资1237.3亿元,竣工项目176个,涡阳道仁新能源多能互补基地等超50亿元项目加快建设。强化政策研究,谋划十大领域重点项目451个、总投资788.8亿元。发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64.4亿元,48个项目获中央预算内资金10.4亿元。新增建筑业一级资质企业4家、二级资质企业313家,资质企业总数达859家,建筑业总产值增长9.2%、居全省第1位,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10%、居全省第4位。全力促进消费升级。开展“品质生活 亳动消费”系列促销活动1117场次,发放消费券5366万元、增长一倍,撬动销售额13.6亿元。出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若干政策,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地产投资增速均居全省第2位。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增长46.3%。餐饮业、住宿业收入分别增长18.5%、14.2%。完善消费基础,“古井贡”“华佗”“承庆堂”获评中华老字号,市级电商快递物流园一期、韵达快递一级分拨中心投入运营,创建“亳品汇”名优特产形象店,搭建阿里巴巴平台“亳州中药材”“亳州养生茶”特色专区。蒙城县获评首批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涡阳县、利辛县、谯城区入选省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试点县,建安文化广场等6处街区上榜皖美消费新场景名单。邮政业务和快递业务的总量、增速均居全省第2位,花茶、香辛料、养生膏上榜全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谯城区“交邮融合+农产品融合”获评全国第四批农村物流服务品牌。全力推动外贸提质。与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中心(德国)、荷兰中国商会、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等开展经贸交流,打通了向葡语系国家出口通道,扩大了向欧盟、东南亚地区出口市场。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81家。皖北首家保税芝麻仓库、药食同源仓库投入使用,保税物流中心(B型)启动建设。

  (二)聚焦优势兴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1852.5亿元、增长11.3%,其中规上医药制造业产值426亿元、增长19.5%,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能力600万株,累计引进中药大品种60个,落户全国知名及医药百强企业73家,花茶产量占全国的90%,《RCEP国家中医药行业亳州共识》发布。规上白酒产业产值229.4亿元、增长7.1%,古井集团实现白酒产值223亿元,谯城区获批安徽浓香型白酒核心产区。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粮食总产连续4年超100亿斤、连续13年居全省第2位,高端绿色食品产业产值1160.5亿元,规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启动肉牛振兴“三七百”计划,肉牛饲养量达23万头。持续开展文化旅游年活动,接待游客3558.2万人次,旅游收入292.7亿元,分别是2019年的113.7%和118.6%,亳州北关历史街区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华祖庵获批4A级景区创建单位。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21.1%、居全省第1位,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5.3%、18.8%、22.3%和28.7%。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137.9亿元,江淮星锐多功能商用车项目投产运营、千台车辆出口拉美市场,新国潮智能电混MPV瑞风RF8成功上市。规上轻纺服饰产业产值增长12%,利辛县荣获中国新兴纺织产业基地县称号。着力夯实产业基础。推进“扶优育规”工程,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36家、净增102家,规模工业企业利润率、营业收入增速分别居全省第2、第4位。实施“大树培育”计划,新增产值超百亿企业1家、鸿路钢构涡阳生产基地产值120亿元,新增10亿元以上企业4家。新获批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1个,新认定省级大数据产业园1个,谯城经开区获批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实施《亳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常态化开展“周六政企面对面解难题”“周日项目要素会商协同办”活动,办理企业诉求6682件、满意率99.6%。完善联系包保企业机制,帮助企业找政策、找市场、找订单、找人才、找员工、找资金,每季度开展产销、银企、校企对接会,协调解决贷款67.2亿元、用地8351.2亩、用工2.2万人。谯城区入选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蒙城县、涡阳县进入全省县域营商环境竞争力10强。

  (三)系统集成抓改革,创新活力加速释放。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改革措施93项,形成制度性成果179个。深化为民服务改革,“退休一次办”、纯信用普惠金融服务、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军人退役一件事办理等走在全国前列,“最多上一次网”事项占比99.5%,累计实现206个事项“跨省通办”。深化为企服务改革,创新拿地即开工、承诺即办证、预验即试产等做法,工业项目开工、验收、投产时间分别提前40天、6个月和4个月,为415家工业企业分幢办理不动产权证,对312项行为“轻违免罚”。获批全省唯一的国家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席位分散评标模式获全省推广。深化园区建设改革,以“标准地”方式出让工业土地5581.3亩,规模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增长20.6%,谯城区入围全省制造业“亩均论英雄”改革综合效益30强,蒙城经开区入围省级经开区亩均效益领跑者20强。深化行政审批改革,“一键申报、一键核查、一键直达”、数据资源赋能普惠金融改革获国办专题推介,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全域感知”激发数据价值等做法获《改革内参》刊发。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居全省前列。“三变”改革村占比88%。加快双向开放步伐。开工建设上海市东方美谷亳州产业园,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7家,牵头组建长三角中药产业创新联盟,与长三角所有城市社保“一卡通用”,152项服务实现“一网通办”。成功举办第39届药博会、中国(亳州)—RCEP中医药行业合作会议、全国调味品产业大会等重大活动,实际利用外资增长78.8%。服务接待中亚议会政党干部联合考察团,与澳大利亚戈斯内尔斯市建立友好交流关系。提升创新发展动能。启动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13.9%,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1.8%。培育创新主体,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6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6家、总数达411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746家、增长91.8%。建设创新载体,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增至32家,“互联网+”创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升格为国家级,古井集团获批省重点实验室,协和成药业入围省中医药科技攻关专项,九洲方圆制药揭榜现代中药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宝龙药业等8家企业获批省企业研发中心。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亳州分中心正式成立,吸纳长三角高校、科研机构技术合同交易额增长11.6倍。强化人才资源支撑。出台《亳州市支持人才创新创业暂行办法》,开展“亳州老乡,请您回家”和助力青年学子创业、青年人才亳州行活动,“亳揽英才 智汇药都”招才引智高校行走进30所高校,新增创业项目2.8万个,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483人。培养实用性技能人才,建设校企合作实训基地20个,开展技能培训5.6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6527人,选派双链融合专员11人。

  (四)建管并重提品质,城乡发展协调并进。空间布局加快优化。编制完成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896个村庄规划。谋划布局城东新区、城西康养片区、北部新城、涡河生态廊道、古井华夏酒城、跨境电商产业园、空港产业园区等功能片区,城市发展格局持续优化。城市能级加快提升。实施交通道路、市政道路、城市管网、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4个“三年行动计划”,建设重点项目54个、完成投资75.8亿元,新建改造雨水、污水、供水和燃气管网231.2公里,改造城市道路29.9公里,百里外环线全面贯通。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新建体育公园和口袋公园13个,新增健身步道55.3公里、停车泊位3万个、城市绿地170万平方米,建成5G基站7775个。“皖美红色物业”实现全覆盖。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二期,数字城管模式获住建部推广。连续3年获评城市体检全国样本城市。和美乡村加快建设。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居全省第1名。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入选省级精品示范村9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占比36%,提质改造农村危房1431户、危旧桥梁105座、农村公路359.3公里、巷道1555公里。水源替换惠及207.3万人,蒙城县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农村供水水源替换。完成农村改厕2.5万户。推动移风易俗,累计评选“美丽庭院”“清洁户”5.4万户,“中国好人”数量居全省第2位,新认定一批亳州工匠、青年文明号、巾帼建功先进集体。交通体系加快完善。实施交通重点项目50个、完成投资72.4亿元,阜蒙淮城际铁路亳州段加快建设,亳州机场获批命名、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涡河航道一体化项目进展顺利,亳蒙高速一期具备通车条件,亳蒙高速二期、徐淮阜高速亳州段加快推进。新建续建国省干线103公里,升级改造G311等连接周边市县道路。开通省际、县际公交班线各2条。

  (五)生态提标靓底色,绿色转型成效明显。强化污染防治。推进“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加快解决餐饮油烟、噪音扰民等群众“家门口”问题。开展大气污染“九查九做”,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取得新成效。推进水污染防治,治理农村黑臭水体375条。加强土壤隐患排查整治,推进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增效,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均达95%以上。推动低碳发展。实施节能降碳增效11项专项行动,扣除可再生能源后,单位GDP能耗下降7.5%、居全省第2位。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91.7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量60.9亿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55.8%,500千伏墨泉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新增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7家,新开工绿色建筑307.8万平方米。加强生态修复。实施全省首个市级湿地保护条例,湿地保护率提高至51.8%。编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推进废弃矿山、采煤沉陷区、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签约全省首例“节水贷”。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完成造林绿化、退化林修复、森林抚育10.5万亩。利辛县获评全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县。

  (六)普及普惠保民生,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坚持就业优先,启动“家门口”就业三年行动计划,“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覆盖率54.5%。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推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助保贷”。医保经办服务实现异地结算、市内通办,慢病服务管理做法获评全国医保优秀案例。高度关切“一老一小”需求,建成社区老年食堂(助餐点)455个,完成居家适老化改造5875户,新增婴幼儿托位4100个。改善市民居住环境,改造棚户区住房5415套、老旧小区47个,1.2万户超期未安置居民得到安置。创新搭建“满薪满益”服务平台,有力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推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35所,新增学位4.2万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1.2%,“双减”质效全面提升。统筹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亳州学院获批高峰培育学科2个,中医药学院基本建成,亳州职业技术学院获批省级“双高计划”学校建设单位,市职教园区主体基本完工,建设职业学校新校区4个。继续实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三年提升、两年巩固”行动,市儿童医院由上海市儿童医院托管运营,市肿瘤医院、市中医院二期加快建设。大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县一区全部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初审,市中医院与上海岳阳医院成立中医专科联盟,华佗互联网中医院(联盟)有序建设,智慧共享中药房模式在全省推广。蒙城县获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建设城市阅读空间31个,新增省级戏剧孵化项目文艺作品3个,庄子养生功、晰扬掌入选中华体育文化优秀项目。建成投用户外劳动者工会服务驿站974家。筑牢安全发展底线。完善政府债务常态化监测与化解机制,推进地方金融风险攻坚行动,实现非法集资案件全年零新增、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全域低风险。开展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4.3%、15.2%。落实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维护网络安全,做好保密工作。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保交楼交付率居全省前列。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强化开门接访、带案下访、重点约访、登门回访,实现信访事项“三升三降”。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防范传统侵财犯罪工作居全省第一方阵,打击网络谣言战果居全省第1位。

  国防动员工作取得新成绩。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圆满完成。民族、宗教、防震减灾、气象、工商联、对台、侨务、公积金管理、档案管理、无线电管理和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有了新进步,残疾人、红十字会、慈善、志愿服务、老龄和关心下一代等工作实现新发展。《亳州年鉴》获全国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

  一年来,我们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力推动思想大解放、环境大优化、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任务大落实,切实做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依法全面履职,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结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81件、政协提案326件,深化府院、府检联动,持续开展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率、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均保持100%。勤勉干事创业,坚持“三严三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开展“作风再转变、质效再提升”专项行动,做到搞明白、主动抓、抓具体、盯得住,推动任务清单化管理、闭环式落实。勇于自我革命,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强力整改巡视、巡察、审计等各类反馈问题,进一步巩固了风清气正、担当作为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

  一年来,亳州发展在承压中奋进,在逆境中前行,成绩来之不易。各级各方面和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政治,把造福人民作为最大政绩,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硬道理,一起拼搏、一起奋斗,苦干实干拼命干,求实务实抓落实,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付出了艰辛汗水、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深深体会到,政治坚定才能行动坚决,坚守初心才能赢得民心,抓纲带目才能纲举目张,用心谋事才能干成大事,敢争一流才能成为一流。我们深切感受到,市委的高度信任,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全市人民的殷殷重托,各位代表的热切期盼,是对政府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政府工作的力量源泉。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亳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政法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所有关心支持亳州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清醒认识到,亳州仍处于爬坡过坎的攻坚期、大有可为的窗口期、蓄势突破的加速期,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水平偏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最大短板。部分企业和行业面临困难较多,营商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农业发展不优,工业化水平不高,现代服务业发展较慢。城镇化进程不快,乡村振兴任务繁重。科技创新基础薄弱,人才和科教资源支撑不强。民生保障仍有短板,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压力依然较大。政府工作质效仍需提高,少数部门和干部担当劲头不足,个别领域腐败问题仍有发生。对此,我们将直面问题、迎难而上,采取更加有力措施,一件一件加以解决。

  二、2024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我市全面实施“六一战略”的重要一年。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六一战略”目标定位,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亳州,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坚定走好新时代亳州高质量发展新路。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均增长8%以上,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省同步增长,城镇新增就业3.3万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粮食产量100亿斤以上,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完成省下达年度目标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坚持多作贡献、能快则快、争先进位,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重点实施“334”工程:加快“三化进程”、抓好“三大行动”、提升“四项指数”,推动各项工作皖北走前列、全省靠前站、全国有位置。主要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聚焦“4+6”产业集群发展,紧盯“六一战略”三年实施规划年度目标,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力争实现“1215”目标:净增规模工业企业不少于100家,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均增长20%以上,规上医药制造业、白酒及保健酒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均增长15%以上。

  推动主导产业放大优势。聚力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全国中医药产业高地、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的“桥头堡”,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2100亿元。实施中药企业“两大一强”计划,加快传统饮片向中药提取、配方颗粒、中成药制造、中药生物制药等转变,培育产值超10亿元医药制造大企业6家,销售超亿元大品种10个,增强中医药科技研发能力,引进具有行业领先水准的研发平台至少1个,力争实现规上医药制造业产值500亿元。创新中药材交易模式,交易额突破1500亿元。加快建设华夏酒城,优化片区规划,完善产业配套,全力支持古井集团做大做强,统筹推动中小酒企协同发展,积极发展保健酒、果酒、气泡酒、威士忌等,力争实现规上白酒产业产值300亿元。加快发展高端绿色食品产业,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延长产业链,做强深加工,新增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支持五得利面粉、金沙河面业、正宇面粉、大林冻干食品、欣浩翔食品等重点企业发展,实现全产业链产值1330亿元。发展养生滋补预制菜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推进肉牛振兴“三七百”计划,实现高品质肉牛产业产值70亿元。发展精品粮油、亳州花茶、绿色蔬果、调味品等特色产业,实现产值850亿元。

  推动新兴产业聚链成群。大力实施六大新兴产业发展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新型储能装备制造和风机、先进光伏、新能源电池、充换电装备制造,支持阳光电源、四维新能源、繁枫科技等企业发展,谋划绿氢全产业链发展,实现产值60亿元。新材料产业重点支持谯城区发展超硬材料,扶持生物可降解材料、新能源材料,壮大新型建材、新型纤维、新型食品药品包辅材料,支持海螺新材料、宝旗赫、鳄鱼尼卡等企业壮大,实现产值170亿元。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重点优化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布局,发展乘用车、专用车、改装车、商用车生产,支持蒙城江淮、亳芜奇瑞、联滔电子、酷哇科技、传旗重科等企业发展,实现产值15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医疗器械、智能家居等,培育高端农机装备制造产业,支持鸿路钢构、法兰泰克等企业做大做强,力争产值160亿元。轻纺服饰产业以利辛县为重点,壮大丝网链、完善纺织链、提升服饰链,做大伯希和服饰、翰联色纺等企业,力争产值100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亳芜现代产业园区为重点,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壮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支持通用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建强省级大数据产业园,培育省级大数据企业3家以上,力争产值40亿元。

  推动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实施“扶优育规”工程、“大树培育”计划,力争新增产值超10亿元企业8家、超20亿元企业2家、超50亿元企业1家。实施专精特新倍增行动,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培育国家级“小巨人”企业1家。实施企业上市“苗圃工程”,力争新增上市企业1家、上市在审企业1家、辅导备案企业2家。

  推动开发园区提档升级。强化赛马比拼,力争2个开发区进入全省综合考评30强。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公司”试点改革,推动具备条件的开发区逐步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深化亩均效益评价,优化容积率、亩均投资、亩均税收等控制指标。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大闲置低效土地盘活利用力度,批而未供土地处置率25%以上,闲置土地处置率15%以上。发展数字经济,数字化改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260家,新获批省级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1个,新增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8个。支持亳芜现代产业园区建设中德低碳生态示范园区。

  (二)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实施“1431”计划:以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为引领,推进交通道路、市政道路、城市管网、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4个“三年行动计划”,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打造百万人口现代化大城市。

  优化城市功能。完成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报批。编制市中心城区详细规划,完善高铁片区功能,推进城东新区、北部新城开发,规划建设城西康养片区、涡河生态廊道城区段、跨境电商产业园、空港产业园区。完善基础交通网络,加快建设亳蒙高速二期、徐淮阜高速亳州段,开工建设亳郸高速项目,推进涡利高速前期工作,谋划蒙城至淮南高速公路项目,实施G311等9个国省干线项目。建设阜蒙淮城际铁路亳州段,做好三洋铁路亳州段、亳蒙高铁前期工作,加快涡河航道一体化项目建设,建成亳州机场并申报通航。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运营市儿童医院,建成市肿瘤医院,加快建设市中医院二期、第三十五中学、第三十七中学和涡阳县职教园区、蒙城县二院新区、利辛县婴幼儿托育中心项目,新建公用充电桩1500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550个。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45.5%。

  提升城市品质。常态化开展城市体检,大力推进城市更新,积极申建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城市。建设养生大道、光明路等跨涡河大桥,打通光明路下穿京九铁路立交和利辛路等11条断头路,完成希夷大道北段、人民路等4条道路“白加黑”更新改造。新建口袋公园12个、健身步道40公里,新增改造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完成市中心城区积水点改造工程。加快建设市污水处理厂三期项目,建设市政污水管网30公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70%以上。开展市政基础设施“四无”提升行动,整治背街小巷,推动乱停乱放等专项治理,提高精细化建管水平。改造老旧小区75个。推进“皖美红色物业”建设。提标扩面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二期。

  激发城市活力。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业设计、软件信息、科技服务等业态,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实现1260亿元。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单位100家以上,完善支持住房、新能源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政策,开展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活动。丰富城市消费场景,扩大“亳品汇”名优特产形象店影响力,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银发经济等消费增长点。规范发展线上经济,网络销售额突破145亿元。做大韵达一级分拨中心经营规模,加快亳州邮政分拣处理中心、蒙城县电商数字智慧园、利辛县智慧电商物流园等项目建设。

  统筹城乡融合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支持蒙城县、涡阳县冲刺全省县域10强,利辛县冲刺全省县域20强。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支持各县完善公共设施、环境设施、市政设施。塑造涡阳县“老子故里、道源涡阳”城市品牌,彰显蒙城县“庄子故里、逍遥蒙城”文化底蕴,提升利辛县“皖北水乡、养心利辛”品牌影响力。鼓励各县区参与全市产业分工协作,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工业重镇、农业强镇、文旅名镇。健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机制,解决教育、医疗、就业、公共服务等瓶颈问题,依法支持和规范工商资本下乡。

  (三)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围绕打造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全方位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让农业发展更有活力。坚决扛稳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一体推进稳面积、增单产、减损耗,全面实施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优链、优农重点工程,粮食种植面积130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播种面积620万亩,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6万亩,做好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实施“亳勃种业”行动,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丰优258”“涡麦229”小麦品种2个。加强中药材种子种苗研究与推广,提高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水平,推广绿色有机认证,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标准化种植面积50万亩。蔬果种植面积150万亩。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肉牛饲养量25万头,生猪出栏量340万头。推进“一县一业(特)”全产业链示范创建,争创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培育“皖美农品”品牌4个,新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60个。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4.7%,新增数字农业工厂2个。新建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30个。

  让和美乡村更加宜居。衔接落实市县镇村规划,编制完成村庄规划248个。加强农村路、水、电、通信“四网”建设,改造升级农村公路150公里、危桥19座,建设地表水厂6处,水源替换惠及130万人,农村供电可靠率保持99.9%以上,新建5G基站1000个,探索5G应用场景2个以上。推进“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建设省级精品示范村9个、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37个、美丽宜居自然村庄487个,动态清零农村危房,完成农村改厕1.9万户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在98%以上,常态化评选“最干净乡村”“美丽庭院”。推进移风易俗。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让强村富民更加坚实。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保持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务工就业规模总体稳定,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三变”改革覆盖92%以上的村,集体经济强村占比30%以上。发展适度规模经营,300亩左右集中连片土地流转率45%以上。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培育高素质农民3100人。

  (四)突出抓好重大项目攻坚行动。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建立重大项目清单管理机制,开展大招商,攻坚大项目,为经济持续向好提供强力支撑。

  掀起招大引强新攻势。始终把招大引强作为第一要事,党政正职每月拿出不少于1/3的精力抓招商,选优建强专业化招商队伍,用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基金招商、商协会招商等方式,大力招引链主企业、领军企业和补短板项目,全年新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不少于300个。每个载体紧盯“三个50”目标,新落地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不少于5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个、5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个,力争签约项目落地率、落地项目开工率均达70%,开工项目纳统率90%以上。

  拼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实施“项目谋划建设攻坚年”行动,抢抓政策窗口期,聚焦交通道路、市政道路、市政设施和管网更新、民生、涉农和乡村振兴、水利和供排水、文化旅游、生态环保和黑臭水体治理、应急消防、信息化等十大领域,常态化做好政府投资项目谋划工作,谋划项目不少于500个,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增长20%。实行“月调度、季考核、年总评”机制,落实投资“赛马”激励政策。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不少于700个、完成年度投资不少于800亿元,新纳统项目600个以上,竣工项目100个以上。参加全省开工动员3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50个,力争省重点项目开工率、投资完成率、竣工率等指标保持全省靠前位次。建成投运古井集团酿酒生产智能化改造、利辛县板集电厂二期、亳芜现代产业园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涡阳县安宜美食品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500千伏谯城、220千伏祝集等输变电工程。

  强化要素资源硬保障。做好土地保障,推进“标准地”供应,推行“用地清单制”,试行工业用地“带方案”出让。做好资金保障,持续开展十行千亿万企融资专项行动,力争新增贷款420亿元、新型政银担业务规模70亿元。做好服务保障,坚持“周日项目要素会商协同办”机制,常态化开展“周六政企面对面解难题”活动,落实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制度,实行企业诉求一口收办、集中分办、双向交办,对“不能办”事项提级办理,帮助企业找政策、找市场、找订单、找人才、找员工、找资金,做好产销、银企、校企对接。

  (五)突出抓好科创驱动发展行动。全面推进省级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和教育链、人才链有机衔接,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锻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加速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规上重点制造业企业“两清零”行动,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000家。建强科技创新载体,培育省企业研发中心10家,争取建设安徽省现代中医药产业创新中心,积极申报安徽省中药微生物合成产业创新研究院,招引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亳州高新区、谯城经开区建设省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用好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亳州分中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80件。

  大力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加快技工强市建设,提升中职学校办学层次,建成投用市职教园区,支持亳州幼师、安徽中药科技学校、蒙城建筑工业学校建设高职专业学校,亳州工业学校、亳州新能源学校等6所学校设置高职中专分校。深化校企合作、双元育人,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开展“订单班”“定向班”培养,新增高技能人才4600人,在亳院校毕业生留亳率50%以上。支持市内高校、科研机构、头部企业加强合作,推动高校院所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在亳设立分支机构。支持亳州学院建设高峰培育学科,加强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合作,建成投用中医药学院。支持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建设省级“双高计划”学校,打造省级中药学高水平专业群。

  提速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组织“人才亳州行”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亳揽英才 智汇药都”招才引智高校行,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500人,新建博士后工作站3家。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开展飞地用才、柔性引才,完善与沪苏浙人才双向挂职机制。落实招才引智政策,做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六)突出抓好改革开放深化行动。坚持改革不停步、开放不止步,努力在深化改革中厚植优势,在扩大开放中实现共赢。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地方机构改革任务落实。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聚焦为民服务,做好“一件事”“一张卡”,推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助保贷”,加强“满薪满益”服务平台应用。聚焦助企发展,推深做实拿地即开工、承诺即办证、预验即试产等改革举措,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城市建设。深化财政金融领域改革,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开展“亩均论英雄”改革金融服务试点,力争省级产业母基金在亳设立运营子基金30亿元,实现直接融资200亿元。加大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力度。

  统筹推进对内对外开放。深层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招引沪苏浙地区亿元以上项目150个、总投资600亿元,建成上海市东方美谷亳州产业园一期项目,引进高品质教育、医疗等资源,与长三角地区高校院所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0个,拓展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场景。加大中药材出口企业培育,开展重点外贸企业分级包保服务,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30家以上。支持企业建设、租赁海外仓,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30%以上。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积极申建国家中药应急物资储备基地,建设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亳州联动创新区、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保税物流中心(B型),办好药博会,举办中国(亳州)—RCEP中医药行业合作会议,争取RCEP中医药行业合作理事会落户亳州。强化与境外商协会和投资促进机构对接,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以上。深化国际友城交流合作。

  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打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一键申报”,坚持“最多上一次网”“免申即享”等做法,建设无证明城市,实施数据惠民应用场景2个以上。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深入推进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专项行动,坚决整治“新官不理旧账”“说话不算数”。打造利企惠企的市场环境,继续推进“轻违免罚”、柔性执法,提升一线执法人员执法水平,迭代升级“码上监督”平台,建立营商环境监督员、监测点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

  (七)全力提升文化创新指数。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延续历史文脉,讲好亳州故事,建设文化旅游强市。

  扩大文化名城影响力。实施老庄文化、曹魏文化、中医药文化、白酒文化内涵挖掘活化提升工程,唱响“天下道源、曹操故里、世界药都、华夏酒城、养生亳州”城市品牌。坚持保用并举、以用促保,编制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优化沿涡河两岸文旅资源开发规划,更新保护亳州北关历史街区、涡阳新华街、蒙城北大街3个国家、省级街区。精心保护古镇古村,提升谯城区城父镇、涡阳县义门镇等省级名镇设施。系统挖掘曹操历史文化节点,保护修缮146处历史建筑,做好白求恩医院等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工作。开展传统村落、传统建筑、历史地段普查认定和保护传承,完善各类保护对象名录。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

  增强文旅产业吸引力。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验高地、中医药康养旅游首选高地、田园乡村旅游休闲高地,接待游客3900万人次,旅游收入315亿元。打造亳旅品牌,提升华佗百草园、曹操地下运兵道、花戏楼等核心景区,推出天下道源道家文化之旅、圣贤故里曹魏文化之旅、美丽亳州生态休闲之旅3条线路,新创3A级景区2处、4A级景区1处,争创5A级景区。持续开展文化旅游年活动,办好每月一场文化旅游、体育赛事活动,打造“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亳州美食品牌。提升田园乡村旅游品质,打造旅游线路5条,建设省级以上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发展精品民宿4家。加强文旅营销推广,发展短视频、沉浸式体验等新业态,借助网红流量宣传亳州、推介亳州,吸引更多游客走进亳州、品味亳州。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力。开展文化惠民“订单式”服务,统筹规划市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大剧院、中医药文化博物馆、工人文化宫、城市阅读空间等项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加强文化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批亳州文化名人,推出一批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巩固拓展“践行核心价值、打造好人亳州”主题实践活动成果,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让文明新风滋养亳州人。

  (八)全力提升绿色发展指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让全市人民共享自然之美、生态之美、生活之美。

  更大力度减污。按时保质完成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任务。打好蓝天保卫战,常态化开展“九查九做”,强化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用好高塔视频监控系统,加强建筑施工扬尘等社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改善空气质量。打好碧水保卫战,开展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完成374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争取涡阳县纳入省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国、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分别不低于69.2%、100%。打好净土保卫战,严格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推进“无废城市”创建和新污染物治理试点,有效管控“一住两公”等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持续推进化肥农药使用减量增效和有毒有害垃圾回收。

  更实举措降碳。实施碳达峰行动,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实施重点领域节能节电专项行动,开展“一企一策”节能诊断,引导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和清洁能源替代,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3家以上。争创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省级示范项目、示范基地,绿色建筑开工比例保持100%,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35%以上。强化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有序开发风、光、地热等资源,加快市人民医院等地热能项目改造,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60万千瓦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均稳定在95%以上。建设节能型机关和节能型社会。

  更高质量扩绿。全面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废弃矿山、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实施“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专项行动,继续做好蒙城县芡河鳜鱼青虾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捕工作。严格落实《亳州市湿地保护条例》,加强湿地公园保护。深化河(湖)长制工作,强化水土保持监管,常态化整治“四乱”,建设省级幸福河湖4条。加强涡河生态流量管控,推进涡阳县水权确权试点工作。建设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完成省下达造林绿化任务,创建省级森林城镇3个、森林村庄28个。

  (九)全力提升人民幸福指数。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

  优化普惠性民生。实施学前教育普惠保障、义务教育强校提质、普通高中内涵建设专项行动,持续推进民转普,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不低于6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不低于90%,新建、改扩建中小学11所,改善县中基本办学条件。建强校长、教师、教研三支队伍,定向培养乡村教师120人。深化“双减”质效,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办好特殊教育,发展继续教育、老年教育。打好医疗卫生健康事业“三年提升、两年巩固”行动收官战,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升“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成效,加快补齐医疗卫生资源短板。落实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支持中医药老字号发展和亳州名老中医挖掘传承,加快民间中医药技术和偏方验方的抢救性保护,争创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创成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改造健身设施290处,支持蒙城县争创国家级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办好市第四届运动会。

  做实基础性民生。继续实施50项民生实事。坚持就业优先,开展“2+N”等专场招聘活动,“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覆盖率60%以上,确保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残疾人等群体就业稳定。深化“亳州老乡,请您回家”和助力青年学子创业活动,优化青年就业创业、成长成才环境,支持重点创业者8000人次。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5000户,新增婴幼儿托位3000个。完成保交楼工作和“难安置”专项治理。抓好根治欠薪源头预防、协同治理,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保障兜底性民生。推进养老保险提质扩面,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缴费率75%以上。落实基本医保省级统筹和大病救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不低于96%。关心关爱留守儿童,落实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自然增长机制,加强残疾人补贴精准管理。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发挥村级“救急难”互助社作用,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

  (十)全力提升社会安全指数。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底线思维、强化系统观念,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更有安全感。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严格规范政府举债行为,有序化解政府债务存量。加强金融风险排查处置,开展非法集资案件清零行动,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追偿挽损和机构提级行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加强在建项目预售资金监管,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落实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筑牢保密防线。提升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对能力,保障群众健康和生产生活稳定。

  系统抓好公共安全。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完善应急指挥联动机制,开展安全生产精准执法,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强化数智赋能,优化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化平台功能,建设特种设备安全信息化平台,规范中药材市场管理,力争质量强县(区)全覆盖。加强网络和数据安全防护。有效预防未成年人溺水事故。推进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快市属和利辛县地震监测站标准化改造,提升抢险队伍专业能力,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不断优化社会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严格落实领导接访下访、阅批群众来信等制度,开展信访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健全积案化解长效机制,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涉黑涉恶等突出违法犯罪,严防发生重大恶性刑事案件和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国防动员工作,强化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争创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抓好气象、外事、工商联、对台、侨务等工作,发展供销社、残疾人、红十字会、老龄等事业,做好公积金管理、档案管理、无线电管理和机关事务管理等工作。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重任在肩,惟有担当。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统领政府各项工作,坚守“五心”情怀,锤炼“严实”作风,谋在深处、干在实处,奋力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答卷。

  忠心向党讲政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到“忠专实”“勤正廉”。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胸怀“国之大者”,把对党绝对忠诚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推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要求落地见效。

  倾心为民办实事。发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健全“民声呼应”工作机制,用好12345热线,回应群众诉求,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坚决压减“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把有限资金用在发展紧要处、民生急需处,让各级机关“过紧日子”成为习惯,让亳州百姓“过好日子”成为常态。

  真心实干争先进。坚持带着情怀干、带着目标干、带着责任干、带着境界干,发扬斗争精神,敢于动真碰硬,坚决杜绝矛盾上交、难题后拖,做到搞明白、主动抓、抓具体、盯得住。坚持学着干、教着干、带着干、盯着干,加强调查研究,提升专业能力,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树立“见红旗就扛、见第一就争”的争先意识,在更多赛道上与强者比高低,在更大赛场上同先进争优劣。

  公心用权转作风。坚持“三严三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深化“作风再转变、质效再提升”专项行动,推动各项任务清单化管理、闭环式落实,做到“凡事必结、凡事必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深化府院、府检联动,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让法治成为各级政府的行为底色。

  正心养廉守底线。以严的主基调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抓好巡视、巡察、审计等各类反馈问题整改,强化财会监督、统计监督,巩固各类专项整治成效。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织密扎牢制度笼子,努力推动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

  各位代表!

  百舸争流千帆竞,奋楫逐浪勇者先。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忠诚尽职、埋头苦干,敢闯敢试、善作善成,全面实施“六一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亳州,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奋力谱写更加壮丽的亳州篇章!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