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交通圈”激发 雄安文旅新活力

2024-04-08 08:43 来源:经济参考报

  “周末,远离城市的喧嚣,雄安是个不错的地方。早上去晚上回,可以说走就走。一天下来,感觉意犹未尽,期待与雄安再次相聚……”前不久,家住北京的旅游爱好者赵爽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春日游雄安”攻略,当天就收获上千个点赞。

  “我们是自驾走京雄高速去的,感觉很方便。”赵爽说,“我家住在北京西南三环,从家出发整体车程1小时15分钟,这个时间比从我家到朝阳大悦城还短。”

  2023年底全线通车运营的京雄高速,与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一起完善了区域高速公路网。京雄城际铁路每天开行10余对列车,北京西站至雄安站最快只需50分钟,北京大兴机场至雄安新区最快19分钟可达。

  如今,京雄高速、京雄城际铁路、津保铁路、津雄高速已成为京津雄之间的交通大动脉。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一些京津游客自驾车或乘坐高铁前往雄安,赏美景、品美食,感受“未来之城”拔节生长的律动。

  走进位于雄安·电建智汇城的雄安印象展馆,一身古装的数字人讲解员在大屏幕上带着游客穿越时空探寻雄安历史,了解城市规划。

  “展馆里有立体沙盘模型,展示了雄安地上、地下、云上三座城,体现雄安先进的规划建设理念。游客走进‘时光隧道’,还可以亲身体验城市拔节生长的精彩瞬间。”雄安印象展馆讲解员闫迪说。

  白洋淀是雄安的5A级景区,有“华北明珠”的美誉。它由100多个淀泊组成,春季芦苇,夏季荷花,秋季芦花,冬季冰雪,四季景色不同,各有韵味。

  随着城市发展,雄安新区的旅游景点逐步增多。宋辽边关地道、雁翎队纪念馆等景点,是游客了解雄安历史文化的好去处。这几年,悦容公园、金湖公园、郊野公园等高品质公园建成投用,游客热门打卡地频频上新。漫步园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繁花碧草,令人心旷神怡。

  依托“一小时交通圈”,雄安开放度和通达度不断提升。日新月异的雄安,正敞开胸怀,欢迎八方来客。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一小时交通圈”激发 雄安文旅新活力

2024年04月08日 08:43   来源:经济参考报   齐雷杰 冯维健

  “周末,远离城市的喧嚣,雄安是个不错的地方。早上去晚上回,可以说走就走。一天下来,感觉意犹未尽,期待与雄安再次相聚……”前不久,家住北京的旅游爱好者赵爽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春日游雄安”攻略,当天就收获上千个点赞。

  “我们是自驾走京雄高速去的,感觉很方便。”赵爽说,“我家住在北京西南三环,从家出发整体车程1小时15分钟,这个时间比从我家到朝阳大悦城还短。”

  2023年底全线通车运营的京雄高速,与京港澳高速、大广高速一起完善了区域高速公路网。京雄城际铁路每天开行10余对列车,北京西站至雄安站最快只需50分钟,北京大兴机场至雄安新区最快19分钟可达。

  如今,京雄高速、京雄城际铁路、津保铁路、津雄高速已成为京津雄之间的交通大动脉。每逢周末和节假日,一些京津游客自驾车或乘坐高铁前往雄安,赏美景、品美食,感受“未来之城”拔节生长的律动。

  走进位于雄安·电建智汇城的雄安印象展馆,一身古装的数字人讲解员在大屏幕上带着游客穿越时空探寻雄安历史,了解城市规划。

  “展馆里有立体沙盘模型,展示了雄安地上、地下、云上三座城,体现雄安先进的规划建设理念。游客走进‘时光隧道’,还可以亲身体验城市拔节生长的精彩瞬间。”雄安印象展馆讲解员闫迪说。

  白洋淀是雄安的5A级景区,有“华北明珠”的美誉。它由100多个淀泊组成,春季芦苇,夏季荷花,秋季芦花,冬季冰雪,四季景色不同,各有韵味。

  随着城市发展,雄安新区的旅游景点逐步增多。宋辽边关地道、雁翎队纪念馆等景点,是游客了解雄安历史文化的好去处。这几年,悦容公园、金湖公园、郊野公园等高品质公园建成投用,游客热门打卡地频频上新。漫步园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繁花碧草,令人心旷神怡。

  依托“一小时交通圈”,雄安开放度和通达度不断提升。日新月异的雄安,正敞开胸怀,欢迎八方来客。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