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谢若琳 见习记者 张芗逸
“三大工程”(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之一的城中村改造按下“加速键”。2024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多地公布全年城中村改造项目实施计划。例如,深圳住建局提出,将系统构建政府主导的城中村改造“1+N”政策体系。根据深圳各区公布的2024年工作计划统计,今年深圳有22个城中村改造项目被点名重点推进。
作为2024年房地产行业重点工作任务,城中村改造具有重大意义。
“本轮城中村改造是在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根本转变、房地产行业向发展新模式转变的背景下进行的,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易居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邓乔乔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轮城中村改造对房地产开发销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增量影响均低于棚改,但有利于城市和行业高质量发展,能够解决长期问题。
2023年7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到“具备条件的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可参照本意见执行”。依据这一标准,全国共有35个城市满足条件。
在《意见》发布后,各地纷纷设定城中村改造目标。例如,上海计划在2023年至2025年安排新启动3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合肥计划3年内完成104个城中村改造项目。
在需要3年到5年完成的计划之外,上述35个城市也陆续给出今年相关目标,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广州今年计划推动149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北京、上海、成都今年分别计划推进城中村改造项目20个、10个、70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正在各大城市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