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侯捷宁 见习记者 寇佳丽
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支持。在宏观政策的推动下,各地不断推陈出新,持续探索金融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4月15日,上海举办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政会银企”工作推进会,发布“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金融服务包等惠企举措,50家民营企业获集中授信1400多亿元。据悉,当天,在沪主要金融机构围绕科技金融、普惠金融、供应链金融、绿色金融和数字金融五大板块,推出“新动力贷”等17个特色金融产品。
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特约研究员田惠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政会银企”工作推进会不仅有助于解决民营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还能推动当地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带动经济整体向前发展。上述推进会将“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从政策端落到实处,聚集金融力量,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有效提振了当地民营经济的整体发展信心。
以专场活动
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近期,多地举办针对性对接活动,推动金融服务民营经济效率进一步提高,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
例如,4月12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金企”对接会民营企业专场上,14家企业与13家金融机构签约,达成贷款协议金额168亿元。在甘肃庆阳市近日举办的政银企对接活动上,当地3家银行负责人与3家民营企业代表现场签订贷款协议,贷款金额1.74亿元;11家银行与庆阳市总商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授信366亿元。
“截至目前,各地政府已根据顶层设计、结合当地特色出台了有关金融支持民营经济稳健发展的政策。从上海等地的最新举措看,地方正持续将政策落到实处,聚政府、行业协会、商会等多方合力,更大程度发挥金融力量,真正惠及民营企业。”田惠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