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绿量”十足!河北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2024-05-15 08:52 来源:河北新闻网

  5月13日,以“绿色转型 节能攻坚”为主题的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5月13日上午,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和石家庄市政府联合举办了河北省暨石家庄市2024年节能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宣传周期间,河北省将举办优秀产品推介、节能产品展示、重点用能企业能效诊断等活动。

  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十四五”以来,河北省坚持节约优先、绿色发展,加强和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全过程全领域抓好节能降耗,取得了显著成效。

  发展逐“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产业一线节能降碳“绿意”浓。去年以来,河北省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统领,加快传统产业升级,聚焦钢铁、装备、石化等重点行业,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实施重点领域绿色低碳改造。目前,河北省钢铁环保绩效创A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累计培育国家绿色工厂236家、绿色园区15家。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行动,打造光电与导航、生物医药等一批产业示范基地。2023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7.5%,累计争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3家。

  低碳引领,用能结构进一步优化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河北省全面推进新型能源强省建设,煤炭消费占比持续下降。同时,充分发挥风光资源优势,加快风电光伏、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等项目建设,2023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并网装机2050.8万千瓦,抽水蓄能累计装机达到427万千瓦,海上风电规划获得国家批复。

  在调整运输结构方面,河北省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2023年,完成地方铁路货运量5.5亿吨、多式联运89.5万标箱,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绿色清洁疏港比例达到91.4%。新能源公交车占新增及更新公交车比例达到99%,新增具备向船舶供应岸电能力的5万吨级以上专业化泊位10个。

  建筑和公共设施领域具有巨大的节能降碳潜力。河北省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大力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2023年全省城镇竣工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99.9%,新开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201.2万平方米,完成对474家老旧小区建筑节能改造。加快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实施城市老旧供热、燃气、供水等管网更新改造超2700公里。

  政策发力,探索绿色发展之路

  聚焦“双碳”目标,河北省基本建立了“1+N”政策体系,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在出台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和碳达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河北省陆续印发能源、工业、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科技支撑、财政支持、标准计量等碳达峰碳中和保障方案,以及各地碳达峰实施方案,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更加清晰明确。

  在提升环境韧性和生态碳汇能力方面,2023年河北省完成营造林627万亩、退化草原修复治理44万亩。开展白洋淀、衡水湖等重要湿地保护修复,加强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修复岸线10公里、滨海湿地1005公顷。

  在发挥资金引导带动作用方面,河北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2023年全省绿色贷款规模同比增长48.5%。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含绿量”十足!河北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2024年05月15日 08:52   来源:河北新闻网   

  5月13日,以“绿色转型 节能攻坚”为主题的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5月13日上午,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和石家庄市政府联合举办了河北省暨石家庄市2024年节能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宣传周期间,河北省将举办优秀产品推介、节能产品展示、重点用能企业能效诊断等活动。

  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十四五”以来,河北省坚持节约优先、绿色发展,加强和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全过程全领域抓好节能降耗,取得了显著成效。

  发展逐“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产业一线节能降碳“绿意”浓。去年以来,河北省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统领,加快传统产业升级,聚焦钢铁、装备、石化等重点行业,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实施重点领域绿色低碳改造。目前,河北省钢铁环保绩效创A企业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累计培育国家绿色工厂236家、绿色园区15家。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行动,打造光电与导航、生物医药等一批产业示范基地。2023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7.5%,累计争创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83家。

  低碳引领,用能结构进一步优化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是主战场。河北省全面推进新型能源强省建设,煤炭消费占比持续下降。同时,充分发挥风光资源优势,加快风电光伏、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等项目建设,2023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并网装机2050.8万千瓦,抽水蓄能累计装机达到427万千瓦,海上风电规划获得国家批复。

  在调整运输结构方面,河北省加快铁路专用线建设,推进大宗货物“公转铁”“公转水”。2023年,完成地方铁路货运量5.5亿吨、多式联运89.5万标箱,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绿色清洁疏港比例达到91.4%。新能源公交车占新增及更新公交车比例达到99%,新增具备向船舶供应岸电能力的5万吨级以上专业化泊位10个。

  建筑和公共设施领域具有巨大的节能降碳潜力。河北省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大力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2023年全省城镇竣工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99.9%,新开工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201.2万平方米,完成对474家老旧小区建筑节能改造。加快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实施城市老旧供热、燃气、供水等管网更新改造超2700公里。

  政策发力,探索绿色发展之路

  聚焦“双碳”目标,河北省基本建立了“1+N”政策体系,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在出台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和碳达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河北省陆续印发能源、工业、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科技支撑、财政支持、标准计量等碳达峰碳中和保障方案,以及各地碳达峰实施方案,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更加清晰明确。

  在提升环境韧性和生态碳汇能力方面,2023年河北省完成营造林627万亩、退化草原修复治理44万亩。开展白洋淀、衡水湖等重要湿地保护修复,加强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实施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修复岸线10公里、滨海湿地1005公顷。

  在发挥资金引导带动作用方面,河北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2023年全省绿色贷款规模同比增长48.5%。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