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关键在于培育壮大特色产业。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安徽省围绕材料、电子电气、机械、农副食品加工、轻工/旅游及其他等5个行业,遴选认定了72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2023年,72个集群(基地)拥有规上(限上)企业3692家,实现营收7916.1亿元,同比增长8.8%;营收超百亿集群(基地)23个,营收500亿以上集群(基地)2个、300亿—500亿6个、100亿—300亿15个,长丰县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以超700亿元营收领跑;36个集群(基地)特色产业集聚度超30%,19个超50%。
安徽坚持创新驱动,引导集群(基地)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创建升级各类高能级研发平台,开展重大科技项目攻关,促进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2023年,各集群(基地)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849家、新增730家。新增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25个,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94家。宁国市先进高分子材料和高端金属材料零部件集群(基地)建成合工大(宁国)汽车产业研究院、安徽工程大学(宁国)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鼎汽车橡胶零部件检测中心等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集群拥有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74个。
通过数字赋能,大力推动集群(基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加快提升企业“智造”能力,积极争创一批5G全连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试点示范。2023年,集群(基地)新增省级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20个,省级智能工厂及数字化车间39家。肥西县现代农业机械集群(基地)依托“工赋合肥”公共服务平台,系统摸排企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水平和潜在应用场景情况,2023年新增数字化车间4间,居所有集群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