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规划发放算力券 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

2024-06-13 08:34 来源:证券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多地规划发放算力券 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

2024年06月13日 08:34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寇佳丽

  为加快盘活和促进数据要素创新性配置,越来越多城市加入筹备、规划算力券的队伍。

  例如,6月初,杭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对外发布《实施“春晖计划”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提出,“降低算力使用成本。2024年至2027年期间,全市每年设立总额2.5亿元的‘算力券’,重点支持中小企业购买算力服务”。

  年初至今,已有南京、青岛、郑州等多地发布与算力券相关的政策举措。“算力券降低了企业使用高性能计算资源的成本,促进了AI(人工智能)技术在各类市场主体中的普及与创新应用,提升企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区块链与数据要素专业委员会主任陈晓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算力是激活新质生产力、释放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关键引擎。随着AI大模型的不断落地,算力需求大幅增加,算力租赁市场逐渐兴起。多位受访专家表示,我国算力租赁市场整体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场需求旺盛、前景广阔;同时,算力租赁成本高昂也是不争的事实。

  “各行各业的公司都可以利用AI技术提升自身生产能力、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但是租用算力对大模型进行培训,动辄需要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对中小企业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达睿咨询创始人马继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算力券的发放切实减轻了部分企业的负担。

  算力券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记者梳理发现,算力券有现金券、实物券、体验券等,不过本质上它仍是政府补贴框架下的创新工具,旨在促进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以贵州省的现金券为例。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发布的《贵州算力券管理办法(试行)》规定,“需求方购买贵州算力服务或数据交易产品时,可按合同成交金额的3%给予现金券的激励,同一主体年度累计兑现额度最高不超过200万元”。据此,若企业A购买了贵州省当地一家算力中心的服务,合同成交额为100万元,A最终可获得3万元的返现。

  “从申领实践看,中小企业、科研机构和初创公司是算力券的主要使用主体。算力券不仅帮助这些机构、企业以较低成本获取所需算力资源,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进一步激活算力租赁市场,吸引越来越多企业参与其中,高效盘活算力社会价值,提升我国算力国际竞争力。”陈晓华表示。

  从算力券的发放看,各级政府均已有所行动。2月29日,贵州省算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向全国72家购买贵州算力资源的企业发放了2024年首批89张“贵州算力券”;3月20日,无锡市召开算力赋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暨算力应用政策发布会,现场发放了无锡首批“算力券”;5月11日,在武汉市武昌区,武昌智算中心算力券开始对辖区企业开通申领通道。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谋求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发放算力券之前,相关部门会规划好发放范围、使用期限、兑换条件以及数量等具体问题,避免浪费的同时还要确保覆盖一定范围内的市场需求。

  谈及算力券今后的发展趋势,信息通信专家陈志刚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算力券并不适合成为普惠手段,它应在平衡供需关系的基础上,重点支持对价格敏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因此,建议有关部门持续完善监管体系,强化动态评估效果,切实提升算力券的管理和使用效果。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