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出台政策 看“低空经济”如何起飞

2024-08-26 08:45 来源:国际商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多地出台政策 看“低空经济”如何起飞

2024年08月26日 08:45   来源:国际商报   

  如果将区域竞争比作一场运动会,如今各地已经挤满了一个赛道,那就是“低空经济”。

  今年开年,无人机空域标准及无人机产品安全管理相关条例正式生效,“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国民航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各地聚焦低空经济的政策文件,不仅规划有宏观的发展目标,还细化了实施方案。

  政策催化、资本追捧、各地布局,这一万亿元级新赛道的竞速空前激烈。

  什么是低空经济?

  网购的商品由无人机配送,在拥堵的早高峰打个“空中的士”上班,乘坐水陆两栖飞机来一场“陆海空”立体式观光……这些曾经只出现在科幻片里的生活场景,已经走进或者正在逐渐走进现实。

  除了这些,低空经济还有哪些高频应用场景?它为用户带来哪些新体验?低空经济到底能“飞”多高?

  事实上,低空经济是指垂直范围1000米以下、根据实际需要延伸至不超过3000米的低空空域范围内,以民用有人或无人驾驶航空器为主,以载人、载货等多场景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涵盖了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飞行服务保障等各产业,既包括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低空生产服务方式。

  它具有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复杂、使用主体多元、涉及部门和领域多等特点,特别是科技含量高、创新要素集中,呈现出明显的新质生产力特征。

  近年来,低空经济蓬勃发展,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不断融入生产生活。无人机航拍、空中观光、低空驾驶等商业消费场景,由于与人们的生活相关,正被人们所熟识。除了消费领域,低空经济还在为诸多产业赋能,“低空+物流”“低空+农业”“低空+测绘”等产业应用加速渗透。

  今年3月,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推动“低空+物流配送”“低空+城市空中交通”“低空+应急救援”等规模化发展。

  如此丰富的“低空+”创新应用场景,将不断催生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由此创造出一个万亿元级规模的巨大市场。低空经济的产业图谱相当丰富,从上游到下游,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原材料与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包括钢材、铝合金、高分子材料等原材料,以及芯片、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中游则涵盖了无人机、航空器、高端装备、配套产品以及低空保障与综合服务等多个方面;下游则涉及飞行审批、空域备案等流程,以及低空经济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应用。

  近年来,以无人机为代表的通用航空装备制造业取得快速发展。仅以该产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到2023年底,我国民用无人机研制企业已经超过2300家,量产的无人机产品超过1000款。2023年,我国交付民用无人机超过317万架,通用航空制造业产值超过510亿元,同比增长近60%。

  政策发力:各地密集发文

  面对一个新的万亿元级赛道,各地都在争相竞位。这从近期各地相关产业规划和政策出台的密集程度就可见一斑:

  8月6日,湖北省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湖北省加快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其中明确了目标:至2027年,全省低空基础设施基本完备,产业能级大幅跃升,应用场景加快拓展,力争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低空经济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8日7日,浙江省政府印发《关于高水平建设民航强省 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成航空服务全省覆盖、航线网络全球通达、空港枢纽多式便捷、航空产业高能集聚、低空经济先行引领、行业治理顺畅高效的高水平民航强省和低空经济发展高地。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民航强省和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8月9日,江西省发展改革委起草了《江西省关于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提出,通过三年努力,力争到2026年,全省低空制造能力、应用水平、产业生态全面提升,带动全省经济增长超2000亿元,低空经济规模和竞争力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把江西打造成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低空经济发展高地。

  8月13日,河南省印发《促进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敲定2025年、2027年两个阶段目标,为加快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路线图”和“时间表”。方案提出要全力抢占新赛道,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低空经济发展高地。其中到2025年,完成低空基础设施布局,初步建立低空空域管理机制,建成10个左右通用机场和一批直升机、无人机起降场地、起降点;产业规模大幅提升,低空经济规模达到3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0家左右,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力争超过20个,全省通用飞机飞行时长力争达到8万小时,无人机飞行时长力争达到100万小时;产业生态逐步完善,打造20个低空标杆应用场景。

  8月16日,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建立低空新型航空器研发设计、总装制造、适航检测、商业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打造上海低空经济产业创新高地、商业应用高地和运营服务高地,核心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在全球低空经济创新发展中走在前列。联合长三角城市建设全国首批低空省际通航城市,建成全国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引领区,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天空之城”。

  ……

  在此之前,国家对低空经济有了明确的顶层设计:从2021年“低空经济”概念首次被写进《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到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低空经济”并被确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再到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将低空经济提升到战略层面。

  全国多个省市都在加速低空经济布局。据不完全统计,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将“低空经济”写入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此外,广州、深圳、北京、合肥、芜湖、苏州、成都等地已陆续出台低空经济相关规划或支持政策,政策和产业驱动下的“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正加速落地。

  资本追捧:产业基金“涌现”

  从资本端看,政策红利正在显现。从出台政策文件,到招引优质项目落地,再到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各地对低空经济的支持正持续走深走实,其中产业基金成为一大发力点,数十亿元乃至百亿元级基金屡见不鲜。

  截至目前,已有安徽、江西、重庆、广州、贵阳、武汉、苏州、成都、北京等多个省市发起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规模从10亿元至200亿元不等。其中,贵阳、武汉和苏州三地是以基金集群的形式来设立低空经济产业基金。

  作为我国发展低空经济的先行者,深圳8月2日召开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宣布正在搭建规模约20亿元的产业基金,将加大对低空经济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全周期、全链条支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作为我国通用航空发源地和国家通用航空业发展示范省,山西省也计划推出总规模50亿元的山西省通用航空业发展基金,拟由省政府出资发起,通过募集省属相关国企、金融机构、央企等社会资本方资金及下设三级子基金的形式形成。

  低空经济基金可以通过真金白银的支持为低空项目、产业赋能。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产业基金能发挥巨大的杠杆作用,从而撬动更多资金、资源和力量参与建设地方低空经济产业,但城市只有自身具备深厚的科技产业和制造业基础,以及丰富的应用场景,才能使产业基金真正发挥作用。

  在新一轮的低空经济企业争夺战中,各地也给予了真金白银的支持。如深圳与武汉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置了上限分别为2000万元和1000万元的补贴资金,同时将在空间、设施、设备和人才引进上给予支持。

  成都对投资建设低空地面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企业,按实际投资总额的50%给予资金补贴,单个项目最高100万元,单户企业每年不超过500万元。

  产业基金、政府补贴已箭在弦上,社会资本的热情如何?进入8月以来,低空经济领域接连迎来重磅融资事件:8月19日,沃兰特航空宣布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该笔融资为沃兰特航空今年第五轮亿元级融资,至此,沃兰特航空A1轮次已累计1亿美元;

  8月3日,宁德时代与峰飞航空签署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宁德时代独家投资数亿美元,成为峰飞航空的战略投资者;

  8月5日,小鹏汇天宣布获得1.5亿美元B1轮融资。该笔融资金额在今年低空经济领域已公开具体融资金额的融资中为单轮最高;

  在此之前,沃飞长空于6月27日宣布完成数亿元的B轮融资,曾表示“创下近两年国内低空经济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行业里单笔规模最大的融资”。

  据统计,今年以来,低空经济领域融资事件已经超过60起,其中亿元级以上融资共有12起,共有9家企业,包括峰飞航空、小鹏汇天、沃飞长空、沃兰特航空、星逻智能、鸿鹏航空、特金智能、时的科技、卓翼智能,主要集中在eVTOL企业及其上游核心零部件企业。

  随着低空经济持续走热,eVTOL企业最先受益,进而资本外溢到上下游产业链,eVTOL整机厂不仅带动了上游核心零部件以及下游基础设施、商业运营等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各方资本全盘布局。

  规划先行:各地前瞻布局基础设施

  低空经济腾飞,基础设施先行。公开报道显示,早在10年前,国内就出现了一段时间的私人飞机热潮。当时,受限于通用机场的数量,从哪飞、怎么飞,让私飞市场陷入尴尬。

  通用机场的数量和密度是影响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增建通用机场、完善低空经济配套基础设施也是各地规划和行动方案极为重要的内容。

  随着低空经济的发展热情被点燃,未来几年各地都将迎来通用机场的建设高峰。如湖南在2022年一次性批复55个通用机场,并提出到2035年力争实现“县县有通用机场、乡乡有临时起降点”;四川提出,到2035年通用机场要达到80个左右;广东明确,到2035年全省通用机场布点将达到57个,服务覆盖所有县级行政单元;新疆提出,到2030年新疆建成A2级以上通用机场累计达89个。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3月底,全国在册(含已取证和备案)通用机场共452个,其中江苏31个,居全国第三。

  为消除低空经济起飞焦虑,江苏密集布点通用机场:南京提出建设240个以上低空航空器起降场、3个以上试飞测试场和操控员培训点、1至2个通用机场,开通120条以上低空航线;一直被调侃“梅友机场”的苏州,也规划3年内建成1至2个通用机场和200个以上垂直起降点。

  今年6月28日,扬州市高邮高新区通用机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按照工程计划进度,明年这个机场即可投入运营。

  根据《江苏省中长期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8—2035年)》,到2035年,江苏将建成35个通用机场。远期,这里的通用机场数量将达到70个,基本覆盖省内所有县域。

  在8月2日举行的深圳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4年6月,深圳已建成低空起降点249个,开通无人机航线207条。宝安、龙岗、坪山等区建成占地超过50万平方米的无人机测试场,具备测试、校验飞行等功能。到2025年底,深圳将建成1000个以上低空飞行器起降平台、航线1000条以上,实现低空飞行服务保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8月16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发布的《上海市信息通信业加快建设低空智联网 助力我市低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分阶段、分区域逐步实现基于5G-A网络的低空智联网覆盖。到2026年底,上海市将初步建成低空飞行航线全域连续覆盖的低空通信网络,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据介绍,与地面交通不同,空中交通在三维空间进行,这增加了监控和调度的难度。需要考虑飞行器在高度、速度和方向上的动态变化。5G-A、人工智能、卫星通信等技术正在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体现,能够服务于空中交通管理工作以及空域管理体系的建设。

  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已建成32个省市级飞行服务站,并开辟应急、抢险、救援等特殊情形飞行计划审批“绿色通道”,进一步完善低空航行服务保障体系。

  业内人士表示,低空基础设施是各类低空经济活动的关键载体,尽快建设完备的起降场所、飞行服务基地、地面通信设施和数字空域系统,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带动低空经济发展显著提速。

  本报记者 曲晓丽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