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数实融合”变革悄然兴起

2024-08-29 08:5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社贵阳8月28日电(记者 刘智强)在贵州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上,一场“数实融合”的变革正悄然兴起,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筑牢坚实基础。数字技术加速融入贵州的实体经济,为农业、工业、旅游业等注入强大动能。

  在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泗渡镇,一个传统的草莓种植基地已借助数字技术建起了草莓“植物工厂”。

  所谓的草莓“植物工厂”就是利用智能计算机和电子传感系统对植物生长的气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进行自动控制,保障并精准控制设施内植物的生长,让单位空间产出更大效益。

  这个草莓种植基地的负责人徐纬说,通过前期实验,他们获取了大量数据,并用智能计算机对数据进行解析。目前,公司已掌握了草莓生长、生病等各项数据,且能通过这些数据设置各项参数,精准控制草莓的生长。这样一来,草莓不仅不易生病,还能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大小、实现标准化。

  走进皇氏集团遵义乳业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记者看到一条条生产线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

  在中控室,记者看到操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便可完成投料、配料等工序。公司品控研发总监李运涛介绍,他们建设的智能工厂借助“中央控制系统”让关键工序设备数字化率达100%,也从源头上避免了因人工操作出现的误差,在自动清洗、加料、控压、预警等生产流程上均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

  李运涛说,根据公司测算,相较于传统模式,充分融合数字技术的智能工厂实现了产能翻倍,单吨牛奶制造费用下降22%,产品不良率下降20%,劳动生产效率提升22%。

  在贵州旅游业,数智创新正引领新风尚。黑夜为幕,灯光为笔,伴随着瀑布的隆隆声响,演绎黄果树瀑布“山海变迁”的灯光秀吸引了不少游客。一名游客告诉记者:“与白天看黄果树瀑布的感受完全不同,夜观瀑布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流光溢彩中看到这片土地悠远的历史。”

  “通过高科技的光影变幻,我们将黄果树瀑布与当地民俗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黄果树瀑布夜游项目负责人李新杰说,新业态推出后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带动景区周边餐饮和住宿提质升级。

  在数字化建设的推动下,如今的黄果树瀑布景区已建成“一个中心,四个平台”的智慧旅游应用体系,包括大数据中心、指挥调度平台、运营管理平台、智慧营销平台和智慧服务平台,为景区的发展决策、指挥调度、运营管理、精准营销和智慧服务提供全面支撑。景区有关负责人说,智慧化提效帮助景区在2023年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贵州:“数实融合”变革悄然兴起

2024年08月29日 08:5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社贵阳8月28日电(记者 刘智强)在贵州这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上,一场“数实融合”的变革正悄然兴起,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筑牢坚实基础。数字技术加速融入贵州的实体经济,为农业、工业、旅游业等注入强大动能。

  在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泗渡镇,一个传统的草莓种植基地已借助数字技术建起了草莓“植物工厂”。

  所谓的草莓“植物工厂”就是利用智能计算机和电子传感系统对植物生长的气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条件进行自动控制,保障并精准控制设施内植物的生长,让单位空间产出更大效益。

  这个草莓种植基地的负责人徐纬说,通过前期实验,他们获取了大量数据,并用智能计算机对数据进行解析。目前,公司已掌握了草莓生长、生病等各项数据,且能通过这些数据设置各项参数,精准控制草莓的生长。这样一来,草莓不仅不易生病,还能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大小、实现标准化。

  走进皇氏集团遵义乳业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记者看到一条条生产线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

  在中控室,记者看到操作人员只需轻点鼠标,便可完成投料、配料等工序。公司品控研发总监李运涛介绍,他们建设的智能工厂借助“中央控制系统”让关键工序设备数字化率达100%,也从源头上避免了因人工操作出现的误差,在自动清洗、加料、控压、预警等生产流程上均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

  李运涛说,根据公司测算,相较于传统模式,充分融合数字技术的智能工厂实现了产能翻倍,单吨牛奶制造费用下降22%,产品不良率下降20%,劳动生产效率提升22%。

  在贵州旅游业,数智创新正引领新风尚。黑夜为幕,灯光为笔,伴随着瀑布的隆隆声响,演绎黄果树瀑布“山海变迁”的灯光秀吸引了不少游客。一名游客告诉记者:“与白天看黄果树瀑布的感受完全不同,夜观瀑布打开了一个新世界,流光溢彩中看到这片土地悠远的历史。”

  “通过高科技的光影变幻,我们将黄果树瀑布与当地民俗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黄果树瀑布夜游项目负责人李新杰说,新业态推出后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带动景区周边餐饮和住宿提质升级。

  在数字化建设的推动下,如今的黄果树瀑布景区已建成“一个中心,四个平台”的智慧旅游应用体系,包括大数据中心、指挥调度平台、运营管理平台、智慧营销平台和智慧服务平台,为景区的发展决策、指挥调度、运营管理、精准营销和智慧服务提供全面支撑。景区有关负责人说,智慧化提效帮助景区在2023年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