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苑
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专项债券信息网数据发现,截至9月3日,今年以来全国发行地方债逾5.3万亿元,新增专项债2.6万亿元。其中,8月发行地方债约1.2万亿元,创年内新高。
专家表示,8月地方债发行明显提速,将支撑基建投资较快增长。为提高地方债资金使用效益、更好发挥稳投资稳增长效应,预计新增地方债剩余额度或在10月底前发行完毕。
在稳经济背景下,随着第二批新增债券额度下达,地方加快发债进度。公开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全国发行地方债逾5.3万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2.6万亿元。从发行地区看,8月,山东、四川、湖南地方债发行规模位列前三,发行规模合计3080亿元,占发行总额的25.7%。
从资金投向看,基建占比上升。前8个月发行的用于项目建设的新增专项债中,投向基建领域的占比为69%,比前7个月回升0.8个百分点。细分投向中,排名前两位的依然是市政和园区、社会事业。
财政部明确今年将更多新基建、新产业等领域纳入专项债投向范围,专项债额度分配向项目准备充分、使用效益好的地区倾斜。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新增专项债用作项目资本金比重从前7个月的9.6%进一步提高至前8个月的10.2%,主要是因为财政部扩大了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范围,从而更好地发挥专项债券“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撬动更广泛的社会投资。
“目前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获得的地方专项债券额度相对有限。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有利于挖掘符合要求的项目,促进债券资金更广泛地发挥带动作用,尤其是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有利于缓解地方教育、医疗、基本养老等公共服务资金不足、公共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