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已经或正在开发汽车置换更新信息平台

2024-09-29 08:29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王小月)9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发布会介绍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进展成效和典型做法。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间接拉动了相关行业投资和效益增长,今年1—8月,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4.9%,8月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增速比7月继续有所加快。从细分领域看,8月涉及到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家用洗衣机产品产量增长7%、智能电视产量增长6.7%、家用电冰箱产量增长4.7%,无论是投资、效益、产量都实现了较快增长。

  报废更新补贴资金的审核发放工作加快推进,截至9月24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平台累计审核通过的补贴申请,对应的国债资金支出规模已经接近110亿元。此外,重庆、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24个地区还出台了支持汽车置换更新的政策措施,置换更新最多可享受1.8万元的补贴。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耿洪洲表示,截至9月25日零时,全国汽车以旧换新信息平台已收到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超过113万份,平台登记注册用户数超过168万个,补贴申请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今年1—8月,全国乘用车零售量1347.2万辆,同比增长1.9%。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5.3%,占乘用车市场零售量的比重达44.7%。以旧换新政策还助力“金九银十”汽车消费旺季更加火热,推动相关行业迅猛增长。据相关协会统计,9月前3周,全国乘用车零售124.3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0%,比8月前3周增长1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66.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47%,比8月前3周增长7%。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2.4%,特别是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实施以来的5月、6月、7月、8月,分别同比增幅达55.6%、72.9%、93.7%和73.8%。

  在汽车方面,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完善全国汽车以旧换新信息平台功能,为群众提交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各地开展审核提供更多便利,提升“高效办成一件事”质量水平。同时,多地已经或正在开发汽车置换更新信息平台。在家电方面,各地均已开发以旧换新信息平台,为有序开展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多地已经或正在开发汽车置换更新信息平台

2024年09月29日 08:29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王小月)9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专题发布会介绍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进展成效和典型做法。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间接拉动了相关行业投资和效益增长,今年1—8月,消费品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4.9%,8月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增速比7月继续有所加快。从细分领域看,8月涉及到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家用洗衣机产品产量增长7%、智能电视产量增长6.7%、家用电冰箱产量增长4.7%,无论是投资、效益、产量都实现了较快增长。

  报废更新补贴资金的审核发放工作加快推进,截至9月24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平台累计审核通过的补贴申请,对应的国债资金支出规模已经接近110亿元。此外,重庆、北京、天津、上海、江苏等24个地区还出台了支持汽车置换更新的政策措施,置换更新最多可享受1.8万元的补贴。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一级巡视员耿洪洲表示,截至9月25日零时,全国汽车以旧换新信息平台已收到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超过113万份,平台登记注册用户数超过168万个,补贴申请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今年1—8月,全国乘用车零售量1347.2万辆,同比增长1.9%。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同比增长35.3%,占乘用车市场零售量的比重达44.7%。以旧换新政策还助力“金九银十”汽车消费旺季更加火热,推动相关行业迅猛增长。据相关协会统计,9月前3周,全国乘用车零售124.3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10%,比8月前3周增长10%。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零售66.4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47%,比8月前3周增长7%。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国报废汽车回收量比上年同期增长了42.4%,特别是报废更新补贴政策实施以来的5月、6月、7月、8月,分别同比增幅达55.6%、72.9%、93.7%和73.8%。

  在汽车方面,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完善全国汽车以旧换新信息平台功能,为群众提交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各地开展审核提供更多便利,提升“高效办成一件事”质量水平。同时,多地已经或正在开发汽车置换更新信息平台。在家电方面,各地均已开发以旧换新信息平台,为有序开展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