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区域地质深化合作 沿江各地如何“破界融合”?

2024-09-30 09:15 来源:中国江苏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魏敏)

推动区域地质深化合作 沿江各地如何“破界融合”?

2024年09月30日 09:15   来源:中国江苏网   姚政宇

  长江,宛如一条巨龙横贯华夏大地,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见证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长江经济带的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

  地质工作是服务国家总体安全、支撑高质量发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领域。那么,地质工作如何服务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9月26日—27日,江苏省地质局作为发起方召开了“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区域地质协同融通座谈会”,长江沿岸十二个省(市)的地质工作者共同探讨长江经济带协同联动的新发展机制。

  盐碱地上丰收,油气田上减碳

  作为粮食大省的江苏,多年以来也面临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战略问题。近年来经过治理,江苏盐碱地正逐步变成一块块良田,在盐碱地也能喜迎丰收。

  风吹秋已半,稻田千层浪。站在南通市如东掘苴垦区的海堤之上,一侧是排列规整的“井字田”水稻,另一侧汹涌的海水冲击着岸边。在南通市通州湾盐碱地改良示范基地5000亩的试验田里,同样是一片“丰收景”,还有成群的白鹭飞过,很难想象,这片绿油油的田野曾经是一片雪白的盐碱地。

  “这里种植的是南粳5055,你看这稻穗长得多好啊!要是放在以前,在盐碱地里种庄稼的场景想都不敢想。”北区条田三的管护责任人王传库兴奋地说,“通常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就可以把初始盐度20‰左右的盐碱地改良成盐度低于3‰的耕地。像这片210亩的田,早在去年,土壤盐度已降到1‰,灌溉水盐度2‰。现在这里除了种植耐盐品种外,甚至连适口的常规稻种都能种。”

  记者了解到,这两处示范基地已改良面积达1.5万余亩,其中8000多亩达到“吨良田”标准;产出方面,经过测产,耐盐水稻亩产最高可达650公斤、小麦亩产近550公斤、油菜亩产达300斤,与内陆地区耕地产能基本相当,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盐碱地治理利用是全球性难题。江苏海岸线长、盐碱地多,2023年,全省约有21万亩盐碱地、573万亩沿海滩涂。“我们组织科研攻关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在快速抑盐脱盐、地力加速培育与提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批科研成果分别以产品、专利、论著等予以‘物化’和‘固化’;此外优选耐盐作物新品种,开展了数百项籼、粳稻品种的试验任务,像推广应用的‘盐稻18’,测产亩产660公斤,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省地质局党委书记、局长程知言说。

  不植树,能减碳吗?前不久,我省首个自然资源服务我国“双碳”目标的矿地融合试点工程——泰州典型油气藏CO_2地质储存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建成投产,这让我省在实现“双碳”目标上更近了一步。

  “该项目位于姜堰区俞垛镇西边城油田,这里含油面积为1.84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01万吨,具有二氧化碳驱油提高采收率潜力。”泰州采油厂地质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吴公益介绍,项目以“咸水层+油层”复合型二氧化碳地质封存为理念,集合咸水层和油气藏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的优点,将捕集的二氧化碳通过地质封存、产出气回注循环利用,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构建了从“捕集、运输、驱油、封存、回收利用”的全链条技术体系,形成从二氧化碳捕集、注入、采油、回收的一体化技术流程。

  记者了解到,目前,此示范工程已注入并封存二氧化碳约2400吨,这相当于每年植树造林4000亩、12万棵。我省已圈出10个地质封存潜力区,据估算仅泰州全域封存潜力约26亿吨。

  以盐碱地改良、碳储碳汇项目为代表,江苏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谋新篇。“我们组织科研攻关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在生态快速改造、精准控盐抑盐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程知言说。

  推动地质转型,江苏“闯”出新路

  长江经济带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2023年,它以占全国21.39%的国土面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43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4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95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达50.8%。

  “长江经济带事关全国发展大局,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为满足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地质工作保障也被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沿江各省(市)地质部门在长江流域基础地质调查、保障能源资源安全、绿色低碳发展、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地质保障。

  那么,江苏做了哪些探索、“走”出了哪些经验?

  程知言表示,“近年来,我省发挥自身优势,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以强烈的答卷意识、有为的地质担当,谱写新征程江苏地质事业改革发展的实践续篇和时代新篇”——

  深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开展赣榆滨海区域建设用海规划高程变化论证、在南京牟尼峰建成了国内最大单体滑坡监测预警野外试验场、完成了全省第一个县域全域互花米草除治……结合省情和地质工作基础,江苏省地质局提出了体系化保障“五个方面安全”的发展定位,即结合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服务能源资源安全;融合推进美丽江苏建设,服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安全;契合区域经济布局,服务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与保护安全;配合公共安全体系完善,服务地质灾害防治安全;贴合“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服务粮食安全。

  在科技方面,形成了创新发展“一盘棋”。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在以平台思维推动关键领域重点突破的同时,强化基础支撑,全局现拥有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21个(其中部重点实验室2个),各级各类科技平台、产学研合作基地、科技服务站等120余个,并注重技术积淀,持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一批成果开全省先河、在国内行业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延展“地质+”“+地质”时代内涵,保障成果落地。比如,在“地质+”方面,江苏省地质局及所属单位与徐州市、镇江市丹徒区等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以“政府主导、公益先行、专业支撑、成果共享”,打造了政事联动新机制;巩固“+地质”成果,主动融入地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住建交通、司法应急等领域,推动地质工作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一系列成果和经验,推动地质工作转型提升“闯”出了新路。“当前,江苏地质工作已在省域形成了全方位支撑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态势,在转型提升中构建了江苏地质工作新格局、展现了‘多作贡献、勇挑大梁’的地质担当。”程知言说。

  强化区域协同,建立长效机制

  地质工作搞不好,一马挡路,万马不能前行。作为一项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工作,要想让地质工作更好地服务于长江经济带的高质量发展,急需沿江各省扬长避短、系统集成,深化区域地质的协同融通,因地制宜、顺势而为。

  那么,如何建立长江经济带区域地质工作协同的长效机制?

  “兄弟各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相互之间既要‘多串门’,还要扩大‘朋友圈’。”程知言表示,以本次座谈会为载体平台,形成制度性、常态化的沟通协调机制,就信息共享、经验交流、人才培养等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合作,争取打造更多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优质合作成果,同时还要抱团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参与国际地质项目合作。

  程知言的看法得到了广泛认同。“我们是这条‘黄金水道’上的命运共同体,增强地质工作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能力,离不开各区域地勘单位的共同努力。”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地质局党组书记饶清华认为,许多地质工作的关键性技术难题需要沿江各省共同努力去突破和解决。

  “我们可以深化在地质找矿、生态文明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协同推进地质科技创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工作联动,建立协商合作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共同提升服务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能力。”饶清华说。

  “总而言之一句话,要把强化区域协同融通作为着力点。”程知言表示,以本次座谈会为契机,构建了行业首个聚焦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沿江地勘单位全覆盖的交流平台。

  强化区域协同融通成为共识。会上,沿江十二省(市)地质部门共同签署了合作倡议书,共同倡议创新长江经济带区域地质工作协同融通机制,在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支撑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地灾应急防治能力共建、弘扬地质文化等方面深化合作,促进区域地勘单位之间信息共享、技术交流和科研创新合作,以高水平协同联动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

  作为下一届座谈会的筹办方,江西省地质局已早早谋划起下期座谈主题。饶清华表示,构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整合资源优势,在项目合作、科研攻关、技术交流、设备共享、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为双方高质量发展相互赋能。同时成立长江经济带区域地质战略合作工作协调小组,参与单位明确专人专班负责具体协调和推进相关事宜,定期召集并召开联络人会议,做好相关工作的对接等。

  从三江源到入海口,万里长江一路奔腾。沿江各省有着类似的地质文化,共同践行“三光荣”地质精神,沿江地质系统将在交流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集聚力量,强化协作,砥砺前行,携手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作出地质工作新贡献!

  记者 姚政宇

(责任编辑:魏敏)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