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

2024-10-12 08:27 来源:中国江苏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江苏深化零基预算改革 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

2024年10月12日 08:27   来源:中国江苏网   

  10月8日,江苏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了《江苏省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方案》,并强调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全省各级各部门全面规范各类项目支出编制,加强财政资源和预算统筹,真正把“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到实处,最大限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有哪些具体含义?将对部门单位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深化零基预算管理”列入年度重点工作

  零基预算,是指年度预算编制不受以往预算安排情况的影响,所有的预算支出以零为基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年度内各项支出内容的必要性、合理性及其开支标准,打破基数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结合财力状况、轻重缓急、实际需求、绩效情况等,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预算的一种方式。

  举例而言,如果某部门上一年度预算为100万元,在传统的基数模式下,本年度预算安排在100万元的基数上下略有浮动。零基预算改革后,这个“基数”就不存在了,将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测算资金需求。上年预算数不作为安排预算的依据,今年预算数也不影响以后年度预算安排。

  为何要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据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一件中央有部署、省委省政府有要求、现实有需要的改革事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积极运用零基预算理念,打破支出固化僵化格局”,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将“深化零基预算管理”列入年度重点工作,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积极运用零基预算理念,合理安排支出预算规模。

  “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是应对当前财政收支形势变化的迫切需要,是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的现实需要,是推动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客观需要。”该负责人说。

  有利于形成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合力

  零基预算着眼于构建应保必保、该压尽压、讲求绩效的资金管理机制,对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有明确要求、刚性强、绩效高的支出予以优先保障,对项目已结束、存在问题较多、使用绩效不高、引导撬动作用不强的支出予以坚决压减。

  “零基预算不是一概做‘减法’,主要是为了提高财政科学管理水平,建立有保有压、能增能减的资金安排机制,让宝贵的财政资金更好地用在刀刃上、紧要处。”该负责人说。

  通过“破基数、促统筹”,压减非重点、非刚性支出,整合低效重复的分散资金,腾出来的钱将用在省委省政府最重要、最关心和人民群众最需要、最迫切的大事要事上,有利于部门更好履职。对工作基础扎实、项目谋划充分、资金使用高效的部门预算予以优先保障,有利于促进政策跨部门集成、资金跨部门整合、工作跨部门协同,形成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合力。

  据了解,这些年来,在人员经费、公用经费、民生政策等相关支出事项中其实已实行了一些零基预算的做法。比如,各单位每年人员变动的情况,都在部门预算基本支出中得到了体现。再比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助、医疗保险补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等诸多涉及民生的事项,也都是按照每年实际执行的标准和实有人数动态测算,然后再安排预算的,都已摆脱了“基数+增长”的预算编制方式。

  据介绍,此次“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有两层含义,一是将以前对基本支出的“零基”扩大到项目支出的“零基”;二是将2024年对工信、科技、发改3个部门的“零基”改革试点扩大到2025年所有的专项资金。

  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政策走”

  零基预算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政策走”,资金安排应有明确的政策和测算依据,各部门各项目支出基数不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非刚性非必要支出要进行压减,打破支出固化格局。

  据介绍,遵循这一原则,零基预算的直接源头是项目库,所有入库项目要按照轻重缓急排出优先次序。这个优先次序实际上就体现了绩效目标。“当然,在预算执行中,我们也会高度关注绩效目标实现的情况,如果发现实际绩效与目标相差较大,必须及时调整甚至取消相关项目预算。”该负责人说。

  据了解,零基预算改革的短期目标是积极应对财政收支形势变化,全力保障好必保事项,坚决压减非急需非刚性支出,突出强调轻重缓急、以压促保。长期目标是以零基理念实现财政科学管理,充分发挥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要以资金使用高绩效确保财政运行可持续,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 杨民仆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