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助力西部开发开放

2024-11-29 08:1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社重庆11月28日电(记者李晓婷 刘恩黎)走进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西部金融法律服务中心,专业法律工作人员正在为来访企业提供专业法律咨询。不少金融机构负责人感慨,在这里“一站式”解决法律咨询、诉讼、调解等流程,线下跑腿少了,企业经营效率更高了。

  这得益于西部金融中心建设。11月28日,第五届江北嘴新金融大会在重庆举行,发布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成果,展现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西部对外开放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最新成色。

  “西部金融中心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要服务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在会上表示。

  202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明确,到2025年,西部金融中心初步建成。

  近年来,得益于西部金融中心建设,金融支持成渝两地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质效持续提升,两地一体化进程不断提速。

  重庆市地方金融管理局28日发布的《西部金融中心(重庆)发展白皮书》显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质效持续提升,仅今年上半年银行为300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重大项目授信达8600亿元。前三季度,300个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已完成投资3699亿元,超时序进度9.7个百分点。

  不仅是成渝,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更着眼于整个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能够有效支持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对外开放。

  老工业基地重庆是全省域覆盖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去年以来,重庆在万州区和长寿区开展转型金融试点,探索推出能源、化工、船舶运输等6个高碳行业转型金融支持目录,并建立企业碳账户系统,构建碳征信机制,为能源、化工、船舶运输等传统行业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

  与此同时,重庆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重点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先进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设立运行多个产业投资母基金,组建种子、天使、产业引导等政府性投资基金,在投科创企业超800家。

  西部金融中心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资服务正为西部企业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助力西部企业加快“走出去”。

  位于重庆市璧山区的重庆腾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三轮摩托车生产、销售的企业,企业产品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往缅甸、巴西等国家。去年,企业出口订单持续火爆,却遇到资金周转难题。

  “一方面订单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应收账款付款周期延迟,流动资金周转非常困难。”企业负责人包俊说。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向企业推荐针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外贸企业的“陆海新通道贷”专项服务,不需抵押物,企业就获得了200万元的融资,为企业加快生产、满足订单需求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联合体;成功举办5届中新金融峰会,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金融合作融资达到217.8亿美元……金融服务助推西部更好走向世界。

  “重庆将持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入实施‘智融惠畅’工程,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重庆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周和华说。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助力西部开发开放

2024年11月29日 08:11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社重庆11月28日电(记者李晓婷 刘恩黎)走进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西部金融法律服务中心,专业法律工作人员正在为来访企业提供专业法律咨询。不少金融机构负责人感慨,在这里“一站式”解决法律咨询、诉讼、调解等流程,线下跑腿少了,企业经营效率更高了。

  这得益于西部金融中心建设。11月28日,第五届江北嘴新金融大会在重庆举行,发布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成果,展现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西部对外开放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最新成色。

  “西部金融中心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要服务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在会上表示。

  2021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明确,到2025年,西部金融中心初步建成。

  近年来,得益于西部金融中心建设,金融支持成渝两地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质效持续提升,两地一体化进程不断提速。

  重庆市地方金融管理局28日发布的《西部金融中心(重庆)发展白皮书》显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质效持续提升,仅今年上半年银行为300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共建重大项目授信达8600亿元。前三季度,300个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大项目已完成投资3699亿元,超时序进度9.7个百分点。

  不仅是成渝,西部金融中心建设更着眼于整个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认为,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能够有效支持西部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对外开放。

  老工业基地重庆是全省域覆盖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去年以来,重庆在万州区和长寿区开展转型金融试点,探索推出能源、化工、船舶运输等6个高碳行业转型金融支持目录,并建立企业碳账户系统,构建碳征信机制,为能源、化工、船舶运输等传统行业转型发展注入新动力。

  与此同时,重庆围绕“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重点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先进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设立运行多个产业投资母基金,组建种子、天使、产业引导等政府性投资基金,在投科创企业超800家。

  西部金融中心低成本、高效率的融资服务正为西部企业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助力西部企业加快“走出去”。

  位于重庆市璧山区的重庆腾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三轮摩托车生产、销售的企业,企业产品经西部陆海新通道运往缅甸、巴西等国家。去年,企业出口订单持续火爆,却遇到资金周转难题。

  “一方面订单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应收账款付款周期延迟,流动资金周转非常困难。”企业负责人包俊说。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向企业推荐针对西部陆海新通道外贸企业的“陆海新通道贷”专项服务,不需抵押物,企业就获得了200万元的融资,为企业加快生产、满足订单需求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金融服务联合体;成功举办5届中新金融峰会,推动中新互联互通项目金融合作融资达到217.8亿美元……金融服务助推西部更好走向世界。

  “重庆将持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深入实施‘智融惠畅’工程,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重庆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周和华说。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