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值230亿元,安徽秸秆“贵”在何方?

2024-12-20 08:57 来源:农民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年产值230亿元,安徽秸秆“贵”在何方?

2024年12月20日 08:57   来源:农民日报   刘趁

  农作物秸秆被称为“另一半农业”,相比于籽实,秸秆过去实在有些“碍眼”。

  前些年,马品的父亲种地时,秸秆成了“垃圾”,没人愿意要,干脆一扔了之。他不曾想到,如今安徽人把不起眼的秸秆生意做到了大江南北,儿子也靠秸秆实现发家致富。马品生产的秸秆饲料畅销全国各地,尽管每吨售价比周边贵,客户也抢着要。

  “买全国”“卖全国”,安徽省把“小秸秆”作出“大文章”,做成“大产业”。作为农业大省,安徽有着十分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常年可收集秸秆量4800万吨左右。安徽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2023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的总产值已经超过230亿元,开辟产业新“蓝海”。

  安徽秸秆为何卖得贵又卖得好?昔日农民眼中的“废弃物”如何孵化大产业?近日,记者走进江淮大地,实地探寻安徽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蓬勃发展背后的先进经验与创新实践。

  高值化利用让秸秆更有赚头

  一根秸秆,可以创造多少种可能?

  衬衫、装修板材、一次性餐具、可降解塑料袋、航空燃料……这些看似与秸秆毫不相关的物品,都可以由秸秆制作而成。

  放眼全国,不少地区仍然采取传统粗放的秸秆利用方式,产品价格较为低廉,产业链经济效益有限,难以在市场上形成优势。

  记者了解到,一些地区将秸秆打包卖给发电厂直燃发电,每吨售价为200元左右,除去收储、运输等成本,收益所剩无几。同样是秸秆能源化利用,在合肥市,德博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博公司”)通过秸秆气化耦合燃煤机组高效发电技术,秸秆在循环流化床气化炉内经历热解和气化过程,生成可燃气体,气化后的秸秆灰还可作为肥料还田利用。

  德博公司负责人张守军算了笔账,秸秆转化为电能的效率比秸秆直燃发电高出20%至30%,经济效益则更加显著,以20兆瓦生物质气化耦合燃煤机组发电工程为例,年消纳秸秆量11.2万吨,年利润总额达2900多万元。

  秸秆原料化利用是近年来农业生态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以秸秆为原料制作的生物基材料成为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走进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原集团”)的秸秆制糖车间,一捆捆秸秆经过切碎、清洗、预热、机械揉搓、低温蒸煮、逆流洗涤、酶解过滤等多道程序后,变成混合糖液和植物源黄腐酸,最后生产出更具经济效益的聚乳酸生物可降解材料、燃料乙醇、生物航煤、有机菌肥等产品。丰原集团星河秸秆总经理柯丹丹介绍,当前我国用玉米制糖量占比高,为了减少“争粮”问题,集团公司通过20多年自主研发的纤维素酶制剂技术和纤维素混合糖菌种发酵技术,对秸秆进行深加工,使秸秆纤维素、半纤维素转化为五碳糖和六碳糖,作为生物发酵产品的原料,实现秸秆价值翻倍。

  在丰原集团的展示中心,陈列着五花八门的产品,纺织服装、全降解包装制品、可降解餐具、油漆等,均源自秸秆生产出的生物材料。目前,秸秆下游产品已涵盖塑料加工、纺织、工业及家用装饰材料、生物化学品、生物燃料、生物肥料等行业,一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正在崛起。

  为何安徽的秸秆能赚钱?上述种类新颖繁多的秸秆产品可以说明,安徽抓住了一个关键词——高值化。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秸秆的价值被严重低估,沦为“废弃物”。事实上,秸秆是宝贵的生物质资源,安徽正是看到了秸秆的价值所在,致力于淘汰粗放的生产方式,在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的“五化”利用模式中,不断延伸秸秆产业链条,以秸秆为原料制备高附加值的农业副产品,实现产业发展壮大,提档升级,秸秆产业更有赚头。

  “从无到有”打造百亿级新产业

  全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的这块“蛋糕”,安徽人可以说占据了半壁江山。目前全省秸秆利用相关企业年产值已超230亿元,年产值过亿的企业有46家,带动就业人口约4.1万,培育了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一个产业的壮大并非一蹴而就,安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就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

  时间回到2010年前后,彼时全国焚烧秸秆现象屡见不鲜。在保护环境的压力下,各地纷纷开展禁烧工作,打响了蓝天“保卫战”。然而,秸秆产量大,光禁止焚烧无法从根源解决问题,全部留在地里又影响农业生产,安徽意识到,要把部分秸秆运出去。可离田的秸秆怎么处理?2013年,当大部分地区对秸秆工作的思路停留在禁烧时,安徽改变工作重心,变“堵”为“疏”,尝试各种途径把秸秆用起来,为秸秆利用开辟新出路,开启了秸秆产业化利用的历程。

  2013年,安徽秸秆综合利用起步,利用率不足80%。到了2016年,尽管这个数值提高至83.37%,却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2017年开始,数值快速上涨,到2019年时已攀升至91.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几年间发生逆转,居全国前列。

  短时间内后来居上,安徽做对了什么?采访中,基层工作人员纷纷表示,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提速不是一步登天,秸秆从“废弃物”变成产业化的重要资源,关键在于找对了路。

  可以说,安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应对污染问题,是倒逼出来的产业。为应对产业发展初期保障不足、基础薄弱等问题,安徽省委、省政府将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列入省政府重点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绩效考核,而且列入省民生工程项目,从顶层设计着手,为产业制定“设计图”“施工图”。

  经过酝酿,2017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大力发展以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为基础的现代环保产业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形成收储运销体系、全面提升龙头带动能力等一系列细之又细、实之又实的举措,首次明确提出按照“五化”利用方向发展秸秆产业,为全省指明了方向。正是这一年,首届安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召开,这也成为全国首个专为秸秆举办的博览会,安徽秸秆利用产业化发展逐渐步入正轨。

  此后数年间,安徽秸秆综合利用政策体系不断完善。2018年安徽省政府出台秸秆综合利用三年行动计划、配套政策、考核办法,率先形成“有组织、有规划、有政策、有考核”的较为完备又具有安徽特色的秸秆综合利用政策体系。紧接着,2021年出台秸秆综合利用五年提升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到2025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5%以上,产业化利用率稳定在55%以上的工作目标。近两年相继实施食用菌产业振兴行动、“秸秆变肉”暨肉牛振兴计划等,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推动形成工作合力。

  得其法则事半功倍。随着政策、资金等陆续落地,一家家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成功孵化,一座座秸秆标准化收储点拔地而起,一批批秸秆“经纪人”队伍发展壮大……2023年,安徽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约为4830万吨,综合利用率达93%以上,其中产业化利用量超过1/3。

  从“以禁促用”到“以用促禁”,从被动开展秸秆禁烧,到主动作为大力发展以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为基础的现代环保产业,“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逐步形成。

  保障体系助力产业腾飞

  时光飞逝,十几年间,以秸秆为纽带,安徽省从田间地头“捡起”一个新兴产业,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短时间内快速崛起壮大。然而,新兴产业真正“腾飞”起来并非易事,尤其是产业化初期,发展路径不清晰、秸秆利用技术不完善、收储运体系不健全、市场运作力度不充分等,每个问题都是横亘在安徽面前的巨大挑战。

  秸秆是资源,用好却是考验。安徽如何科学统筹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消除发展瓶颈,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焦急地等待半个月后,11月底,周四龙终于盼来了秸秆饲料加工新设备,“现在三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行,终于可以满足客户需求了!”2018年,周四龙在蚌埠市固镇县成立淮福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开始做秸秆饲料生意,“这几年随着市场需求加大,一条生产线已无法满足生产需求,我一心想扩大规模,无奈资金不足,用地申请同样十分困难。”

  正当一筹莫展时,周四龙成功申请到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补贴,政府承担了部分购置农机等费用支出,新厂房用地也得到批准,解了燃眉之急。

  为支持秸秆产业化发展,安徽省推行一揽子保障举措,给出前所未有的支持力度。如加大财政投入,落实秸秆产业化奖补政策,自2016年以来连续9年承担中央财政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奖补资金高达12亿元;省财政自2020年以来设立秸秆产业化奖补专项资金,将秸秆综合利用企业及收储点建设等列入补贴范围,合计约27亿元。此外,用电、用地、金融、税收、交通等方面优惠保障举措不断加强,如优先安排秸秆综合利用重点项目、秸秆收储堆场等用地,优先办理用地报批手续,建立秸秆运输“绿色通道”,车辆可免费通行全省普通公路收费站等。

  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如同一颗石子抛向水面,一石激起千层浪,浪花泛起层层涟漪,安徽秸秆产业化加速推进,全面开花。

  随着秸秆综合利用企业、收储点数量增加,难题随之出现。蚌埠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运介绍,天气炎热时,秸秆堆内部温度高,极易发生火灾。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大家对金融保险的意愿特别强烈,但是当时全国没有任何一款针对秸秆的金融产品,加上风险隐患大,保险公司投保积极性不高。”陈运介绍,当地政府出面与保险公司协商,最终由中国人保财险蚌埠市分公司担保,其他多家保险公司组成“共保体”,财政资金为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资金保障,保险公司共同分担风险,按比例分配收益,建成安徽省首个“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生态担保体系”。

  去年6月,蚌埠市秸秆利用项目一揽子保险刚刚推出,怀远县恒辉农业专业合作社厂房内的秸秆就因高温失了火。负责人李殿林谈起失火事件仍心有余悸:“好在当时已经购买保险,大大降低了损失,今年保险到期后还会考虑继续购买。”

  金融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安徽省金融管理局指导省农担公司,创新推出“秸秆收储贷款”金融产品,省人保公司会同相关保险公司完善秸秆综合保险,首批次“保险+信贷+担保”秸秆综合利用配套的金融保障项目顺利实施,保额覆盖5.1亿元。在金融“活水”的浇灌下,产业越“长”越大。

  大产业离不开大平台。12月20日至21日,第八届安徽秸秆暨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简称“两利用”博览会)举办。这个举全省之力举办的博览会,已成为具有安徽特色、规模大、影响力强的专业展会品牌,2017年至今已连续举办8届,前7届共签约项目近800个,签约资金超1463亿元,搭建起秸秆综合利用交流合作平台,成为安徽省一张亮丽名片。

  一个更加成熟的市场呼之欲出

  秸秆资源分散、体积大、密度低,尤其在安徽这样的农业大省,一面是庞大的秸秆产量,另一面是日渐紧缺的劳动力,如何确保秸秆有人收、卖得掉,是实现产业化的先决条件。

  行走在乡间小路上,时不时能看见田边码放整齐的秸秆包。近年来,蚌埠市怀远县在全国率先创建县有规模化利用企业、乡镇有标准化收储中心、村有固定式收储站点、组有专业化收集队伍的“四级”秸秆收储运体系,推进秸秆收集专业化、清运社会化、储存标准化、购销市场化和利用资源化。如今安徽全省收储运体系全覆盖,建设1600多处标准化收储点,一个个收储点连成线再铺成面,汇成一张庞大的秸秆收储运销网络。

  此外,安徽省大力培育秸秆经纪人队伍,促进秸秆收储运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确保秸秆“有人收”。

  马品是秸秆经纪人之一。他介绍,随着收储运体系日渐完善,收购秸秆逐渐不成问题,前几年,销售渠道上却出现了困难。“秸秆经纪人缺少销售渠道,我们把秸秆收上来却不知道哪里需要,另外大量企业低价竞争,扰乱了市场秩序。”马品介绍,在濉溪县秸秆综合利用协会支持下,“惠盟安心淘”微信小程序应运而生,全国各地的秸秆饲草买家入驻平台,“不仅客源充足稳定,而且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各家企业定价更合理,促进了行业良性发展。”

  对于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在全国起步较早的安徽来说,提升科技含量是重中之重。产业化初期,缺技术、缺装备、缺产品,科技创新力量对产业赋能不足,制约着行业进步。近年来,安徽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科技研发和应用,加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力度,从“0到1”向“1到N”的技术陆续涌现,为秸秆综合利用高值化、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马品回忆,五年前成立秸秆机械化回收专业合作社时,由于本地缺少秸秆加工机器,只能从外省购置,“那台机子简陋得很,粉尘大、压块松不说,只有简单的揉丝加工功能,秸秆里的土抖不干净,饲料品质难以得到保证,卖不上好价钱。有一次,我们生产的饲料里混杂着铁丝,竟割破了牛肚子。”

  马品早已淘汰了那台旧机器,他认为,行业的迅速发展需要创新,这也是市场需求导向的结果。经过不断联合创新研发,马品研制出集揉丝、筛选、压块、套袋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秸秆加工机械,年生产优质饲草5万~7万吨,远销新疆、四川、云南等地。

  秸秆高值化利用聚力攻坚,一批关键性技术难题成功突破。如德博公司经多年研发和实践,攻克了制约生物质气化技术中的焦油和污水等多重难题,生产出绿色甲醇、生物航空煤油;合肥万豪能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在生物甲烷液化等领域取得成套核心技术优势,生产沼气中的甲烷含量高且稳定,二氧化碳100%回收再利用,最大限度实现了有机废弃物资源的高值高效循环利用与污染物的“零排放”……科技赋能让秸秆点“草”成“金”,价值翻番,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安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能够在短时间内持续优化升级,政策支持起着决定性作用。但一个行业的发展,最终要从依靠“供血”走向自身“造血”,产业终归需要以质量和创新为落脚点,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今年以来,安徽部分地区补贴减少,可喜的是,一些秸秆综合利用企业通过不断加快新技术研发、新产品迭代,抓住了快速发展的市场机遇,展现出无惧风雨的强大底气。

  “以前合作社需要靠政府补贴,现在不仅不需要补贴了,我们还给全镇村集体分红,三年来为全镇带来经济创收300多万元。”马品说。

  进入深冬,周四龙的三条秸秆加工生产线仍马不停蹄地运转,“补贴减少了,第三条生产线也照上不误,我有稳定的客户群,肯定是有赚头的。”

  这几日,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人头攒动,全国各地政府、专家、企业、投资机构等前来参加安徽“两利用”博览会,学习新技术,寻找新商机。据了解,本届博览会已初步摸排备选签约项目128个,投资额超180亿元,秸秆综合利用产业越来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一个更加趋于成熟的市场呼之欲出。(记者 刘趁)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