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峭寒风挡不住商圈升腾热气。步入北京THE BOX商场茑屋书店,记者瞬间被书卷气和咖啡香包围,众多顾客一边忙着拍照,一边眺望繁华街景……这家国外品牌北京首店一经开启便广受追捧,日客流量超千人次,成为北京城里的新晋“网红打卡地”。
聚首店商圈力促消费,推首创产品加速创新,优首善服务扩大开放……新年伊始,北京以“首”为关键字,马不停蹄拼经济、谋发展,激发新活力,打造新动能,不断推进首都经济向上生长、向好突破。
聚首店加快经济“首发”
抢眼的“上海”牌轿车和满墙的汽车模型……还没走到王府井银泰商场拓意门店门口,别具一格的店面已经让记者目不暇接。
专注于模型的拓意品牌2024年首次线下开店,就设在“寸土寸金”的王府井。“许多外地车迷都专程来店里买模型,不少限量款已经售罄,我们正想方设法补货。”该店工作人员说。
茑屋“安家”、拓意“开店”都是北京首店加快落地的缩影。2024年,北京推出商业品牌首店首发资金支持等鼓励政策,其中亚洲首店最高给予500万元。“公司正在申请政策补贴,也希望在北京开出更多门店。”茑屋北京门店负责人告诉记者。
2024年底,北京第四座大悦城——海淀大悦城正式开门迎客,入驻该商场的280多个品牌中,约两成为首店。为促进首发集聚效应形成,北京还推介了首钢园、751园区、SKP、郡王府等12个“首店中心”,吸引卡地亚、露露乐蒙(Lululemon)等时尚、体育、科技品牌来京首发首秀。2024年,全市新增落地各类型首店数量达到960家,新开大型商业设施达17家,新开商业面积超150万平方米。
“北京新店潮牌多了起来,商场不再只靠餐饮引流,品牌店面更加洋气、时尚,互动体验更丰富。”爱逛商圈的北京市民张旭说。
首店密集“上新”、版图持续扩容,推动北京消费数据上扬:2024年全年北京60个重点商圈实现客流量26.7亿人次,同比增长10.7%。
“我们将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进一步壮大消费新模式,培育引进消费新品牌。”北京市商务局局长朴学东说。
推首创支持技术“首用”
将一根1.8mm的光纤通过机器人精准置入大脑,在磁共振监测下发射激光,模拟出的患者脑部结构、激光消融范围等信息在屏幕上实时呈现……走进华科精准(北京)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一台手术机器人引起了记者注意。
“这是公司潜心研发多年的新技术,实现不开颅微创治疗癫痫、脑肿瘤等疾病,是国内首款且唯一批准上市的同类品种,打破了国际技术垄断。不久前刚获得北京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认定。”研发负责人刘文博介绍,“这将有效助力新产品加速市场化,我们正在积极对接医院,争取让新技术早日批量应用。”
近年来,北京市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对有重大突破但尚未取得市场业绩的技术装备加大支持,推动首创技术快速“首用”。北京市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处副处长沈正波介绍,截至目前,已认定180余家企业近260个首台(套)产品,涵盖手术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空天装备、高端绿色能源装备等。
在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北方天途航空技术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的研发人员远程操作一架多旋翼无人机缓缓起飞,进行无卫星导航下的应急救援系统测试。
“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无人机只需2到3小时就能完成大面积灾情评估。西藏定日地震发生后,公司项目组成员马上携带设备参与救灾。”公司创始人杨苡说,目前公司相关技术已获得首台(套)认定,将进一步助推无人机在安防、物流等方面应用。
让先进技术“先进”市场。在海淀,首个人工智能创新街区开启规划建设;在亦庄,“火箭街区”飞出全球首枚液氧甲烷运载火箭,商业航天加速发展逐梦太空;在延庆,首条无人机配送航线开通,低空经济振翅欲飞……目前,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1万家,总营收超过1万亿元。
优首善服务引外资“首设”
赛诺菲北京工厂内,一台台机器飞速运转,每班次包装超6万支胰岛素产品。2024年12月,赛诺菲宣布在北京投资10亿欧元新设胰岛素生产基地,创造该公司在华最大单笔投资纪录。
“北京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贴心服务,让我们愿意深耕中国市场、加大在京投资。”赛诺菲董事会主席乌代阿说。
近期,礼来、辉瑞、拜耳等8家知名国际医药企业也在京纷纷新设研发或创新机构,其中大多为“中国首个”“北京首个”。统计显示,目前在京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已达252家、外资研发中心达149家。
什么吸引知名外企研发“大脑”集聚北京?答案是不断优化的营商服务。2024年,《北京市外商投资条例》《北京市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促进外商投资实施方案》先后落地,外企关心的技能人才引进、政企沟通机制等问题得到一一回应。北京积极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实现外资企业设立“全程网办”,全市网上开办企业占比达95%以上,电子营业执照应用量1.9亿次。
在地铁新首钢园站,来自加拿大的帕崔克在闸机识别区持外卡一刷,闸门零迟延、秒放行。2024年9月开始,外籍人士在京用境外银行卡便可“直刷”坐地铁。
“提升支付便利性等探索,彰显北京作为国际交往中心,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北京市委金融办副主任王颖说。数据显示,2024年1至11月,北京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增长14%。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擦亮“北京服务”金字招牌,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铆足干劲,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本报记者李德欣 郭宇靖 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