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1月15日讯(本网记者 冯川叶 陈楠)随着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不少地方的幼儿园出现了招生难、关停等现象。省两会上,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纷纷对此建言,推动空置幼儿园转型发展。
省人大代表陈家珠建议在公立幼儿园开设1-3岁幼儿普惠性托育服务。她说,我国社会双职工家庭比例上升、代际之间照料能力减弱,“生了没人带”成了制约群众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公立幼儿园开设1-3岁的幼儿普惠性托育服务,可以帮助解决幼儿无人照看问题,提高广大孕龄青年生育意愿。
她认为,在公立幼儿园开设托育服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公立幼儿园本身就有较为完善的软硬件设施,教室、教师资源富余,可直接用于幼儿托育服务,实现教育资源供给无缝衔接。公立托育机构可信度高,收费更加科学合理,有利于减轻家长的经济压力。同时,根据市场需求和运营成本等情况合理定价收费,通过地方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
在当前老年人口日益增多、新生儿数量走低的大背景下,我省试行“老幼共托”新模式具有现实意义。对此,省政协委员吴棉国建议制定符合“老幼共托”融合服务体系的规划和保障措施,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对参与“老幼共托”的单位给予资金补贴、税费优惠等支持。同时加大“老幼共托”宣传推广,提升社会对这一模式的认知度并鼓励更多家庭参与其中。选择条件较为成熟的区县或养老、托育机构先行先试,并探索不同模式,如将普惠托育点嵌入养老服务驿站,或将养老服务中心搬进幼儿园从托幼转型托老,或在社区长者服务中心布局托育点。
此外还要构建人才引育体系,鼓励高校开设专门课程,鼓励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同开发“老幼结合服务”课程体系和实习基地等,定向培养专业化人才;鼓励对现有养老、幼教服务人员进行交叉技能培训,不断提升服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同时制定激励政策吸引更多人员加入该领域,逐渐形成持续、稳定的人才供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