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亿元!三亚9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破亿有何“秘诀”?

2025-01-16 14:23 来源:南海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宋雅静)

1.34亿元!三亚97个村集体经济收入首次破亿有何“秘诀”?

2025年01月16日 14:23   来源:南海网   

  南海网 记者 利声富

  1.34亿元!这是三亚97个行政村(含10个涉农社区)2024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这不仅是三亚村集体经济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而且比2023年增长了76%。三亚村集体经济收入有何亮点?在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三亚有何“秘诀”,使得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七成多?

  细梳三亚村集体经济2024年答卷,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发现,三亚村集体经济发展在增强内力、激活动力、释放活力等方面不断探索拓宽发展新路子,激活村集体经济发展“一池春水”。

  收入来源持续优化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2024年,三亚将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因地制宜发展村集体产业,取得显著成效,持续推动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统计,三亚9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入1.34亿元,成功突破亿元大关,较2023年增长了76%。三亚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到20万元。其中,经营收入3360.7万元,占比25%;发包及上交收入8215.69万元,占比61%;投资收益1711.8万元,占比13%;其他收入176.4万元,占比1%。20万元以上的村97个,50万元以上的村68个,100万元以上的村42个,其中博后村再次突破1000万元。

  “2024年,三亚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持续优化。尽管发包及上交收入仍是主要来源,但其主导地位已逐渐减弱,收入来源结构正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趋势。”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营性收入、投资收益的比重逐年提升,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其中,经营性收入达到3338.94万元,比上一年度显著增长。投资收益为1711.8万元,同比增长142%。其他收入为176.4万元,同比增长174%。

  同时,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随着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三亚各村的集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23年,三亚所有行政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村21个,占比24%。2024年,三亚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以上,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村42个,占比43%,村集体经济的整体实力在不断提升。

  拓宽渠道增强内力

  干净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民房、文化长廊、绿色骑行道……走进三亚市吉阳区大茅村,让人心情倍感舒畅。

  看着接踵而来的游客以及村民脸上幸福的笑容,大茅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知道,这几年,大茅村不断拓宽渠道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路子走对了。

  高正才曾是大茅村种植大户和致富能手,其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玫瑰花不仅自己致富了,还带动周边20多家农户和5个合作社发展玫瑰产业增收致富。当村委会主任后,他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多举措带领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模式,大茅村将闲置土地和房屋由企业改造建设,提升区域土地价值,实现村民多渠道、多产业、多元素致富。同时,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思路,引进企业合作发展果蔬采摘、民宿体验、研学基地等特色休闲农业,实现从单一农业种植向“农业+”旅游、教育、体育等多产业融合发展的转变。据了解,在农旅融合新业态,多渠道助农增收下,大茅村有200余户村民实现创业,间接带动17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稳定就业,村民腰包自然鼓起来。

  “在三亚,像大茅村这样,一、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宽集体增收渠道发展特色产业,推动新业态蓬勃发展的村有不少。”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充分利用其毗邻亚龙湾旅游度假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民宿和乡村旅游产业。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提升服务质量、打造特色品牌等措施,成功吸引大量游客前来体验乡村风情,从而带动村集体经济快速增长。2024年,博后村集体经济收入1171万元,同比增长近10%,成为三亚市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靶向施策激活动力

  发展村集体经济,关键是找准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路径等。近年来,三亚坚持“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多元发展”,积极探索村集体产业升级,村企共建等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新模式,跑出集体经济发展“加速度”。

  博后村充分利用其毗邻亚龙湾度假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民宿和乡村旅游产业,并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打造特色品牌等措施,带动村集体经济快速增长,成为三亚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洪李村发展鳄鱼养殖产业,目前已形成鳄鱼养殖、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为其他村提供通过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新思路。

  水蛟村整合村民闲置庭院,打造消费新场景,发展庭院经济后焕发新活力。“为让农户房前屋后既变美丽又能生金,三亚将庭院经济与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探索‘一庭一景、一村一品’的模式,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实现‘小庭院、大经济’,助推乡村振兴。”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三亚在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多种发展路径,走出一条乡村振兴“三亚样板”。

  距离市区相对偏远的抱前村,此前村集体经济单一、薄弱,以发展种植养殖业为主。近两年,抱前村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下足功夫,推动农产品种植、光伏发电、乡村旅游等村集体产业快速发展,走出一条新的致富路。目前,抱前村引入多家企业,分别在景点、民宿、垂钓、拓展、采摘等方面,通过“村企合作、企业带动、村民参与”的方式,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带动村集体经济增长以及村民获得地租、务工和分红收益。如今,抱前村基本实现11个村小组“村村有产业,村村有特色”。

  在三亚,靶向施策发展村集体经济,激活发展动力的成功案例不少。

  湾坡村通过构建“村集体+”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农民的资产增值,进一步使农民获得资产性收入。得益于引入“一村一企”,打造“一村一品”的模式,崖城区崖城村引入有实力的企业帮扶,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合作方式运作,将村民闲散的土地资源整合,以“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带领村民发展大棚蔬菜及冬季瓜菜,打造冬瓜、苦瓜、葫芦瓜等特色蔬菜品牌。

  龙头带动释放活力

  在第27届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上,海南希源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参展的芒果、燕窝果、百香果等热带水果吸引国内外客商纷纷驻足,或品尝咨询或洽谈合作。作为三亚农业龙头企业之一,希源农业的热带水果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公司通过“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不仅促进三亚农民增收,而且海南东方、保亭以及宁夏隆德、贵州毕节等地开展产业帮扶,累计带动超过6000户农户增收。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引领带动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力军,是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中坚力量,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主体。近年来,三亚致力于将品牌优势、质量优势转化为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的新动能,坚持品牌兴农战略,引导和培育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社会认可度大的农业龙头企业,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2024年2月,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公布29家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21家、市级5家。

  据了解,三亚各级农业龙头企业在协调农产品销售、树立品牌意识、推广应用新技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凸显,使品牌优势和产业融合相得益彰,成为引领农民走向市场的“风向标”。

  三亚农投集团作为三亚“菜篮子”保供稳价的“压舱石”,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主动作为,确保三亚市“菜篮子”安全稳定供应,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三亚德航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积极运营三亚供销电商运营中心,充分发挥农特产品展销、供销集市、创客服务等功能,根植于农村、农业,通过深入农村地区,多样化、多渠道、多角度地进行电商工作;三亚崖州湾农渔业发展有限公司乘势而上,以立足三亚资源特色发展休闲渔业旅游为出路,积极拓宽渔民、农民就业渠道,致力于渔业一、二、三产业融合,串联起渔业全产业链发展链条;海南农乐南繁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三亚等地得天独厚的制种产业发展优势,建成集精选、烘干、收储、转运为一体的产地服务中心,同时兴建工厂化育秧中心,有效提升育秧效率和种苗质量。

  “为加速三亚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集聚,推进三亚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三亚市对被国家、海南省、三亚市政府认定的在三亚市注册的各农业龙头企业以及在三亚设有分机构、从事农业开发项目、经营活动的农业龙头企业给予贷款贴息。”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助推三亚农业龙头企业“强筋壮骨”的同时,也带动其他农业企业发展。

  南海网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