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不敢转、不愿转,江苏如何"破界"?

2025-01-26 08:21 来源:人民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科技成果转化不敢转、不愿转,江苏如何"破界"?

2025年01月26日 08:21   来源:人民日报   姚雪青

  蔬菜大棚和地膜可以自动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术后缝合的线头以及固定骨折位的夹板可以被人体自然吸收……这些新材料产品,来自南京微界面技术研究院的一项自主创新技术转化。

  走进研究院的实验室,只见由玉米粉生物发酵形成的透明液体状乳酸,经过塔式反应器和分离器实现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组分分离,再在结片机中“变身”为雪白色粉末——可降解的聚乳酸单体。

  正在带领团队进行技术迭代的研究院负责人、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张志炳告诉记者,这项技术的奥秘在于,将化学制造过程中气体、液体、固体之间分子传递的“界面”放大,相当于在不同物质之间搭建了一条超高速公路,将物质和能量的传输效率提高数百倍,解决化学品生产中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低效益等普遍性问题。

  在20多年前,张志炳团队便开始研究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了。但科研成果从大学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应用的过程,也像隔着“界面”:科研人员的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的界定,一直未明晰。

  “产学研合作多是企业与学校签订协议,以项目制方式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成果和收益归学校所有,学校再给课题组一定奖励。”张志炳说,这样的模式对科研人员评级晋升、物质回报等方面的激励作用有限,且成果转化流程复杂、周期较长,因此产业化动力不足。

  如何打破“界面”,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不敢转、不愿转等难题,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020年,教育部、科技部等9部门联合推出一项改革: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试点。南京大学是江苏的首批试点单位之一,创新探索科研人员利用成果开展作价入股、赋予长期使用权等具体举措。

  政策激励下,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南京大学与张志炳团队建立南京微界面技术研究院,以公司化形式运营。“因专利数量多,我们申请了‘赋予长期使用权’。专利有效期内,研究院与学校约定专利使用费的上交方式,在研究院内部,团队享有控股权。”张志炳说,这极大激发了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当前,微界面反应强化技术现已在炼油石化、新材料、环境治理等多个领域落地30余个项目。“单套40万吨以上微界面丁辛醇工艺包等项目,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展现出科技自立自强。”张志炳话语中充满了骄傲。

  记者了解到,在4家高校院所被列入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国家试点基础上,2023年下半年,江苏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支持14家单位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省级试点。

  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活跃度显著提升。目前,南京大学等4家国家试点单位共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81项,涉及专利589件,转让或许可方式转化的合同到账金额2.14亿元,作价投资金额5.37亿元。14家省试点单位已赋权转化110项,涉及专利227件,转让或许可方式转化的合同到账金额678.75万元。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