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多地城市更新按下“快进键”

2025-02-05 08:58 来源:经济参考报

  赏花灯、逛庙会、看舞狮、买年礼……蛇年新春,上海徐泾的蟠龙古镇成为当地市民和游客的热门打卡地。谁能想到,在十年前,这座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的江南水乡,曾因年代久远、保护不善,沦为一个脏乱差的“城中村”。

  城市更新改造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蟠龙古镇便是城市更新的一个缩影。2025年伊始,城市更新便成为多个重磅会议聚焦的“关键词”。从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到全国城市更新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再到各地的地方两会,城市更新均被频繁提及。这一系列动态,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我国城市更新正进入新发展阶段。

  从老旧小区改造补齐民生短板,到废弃的工厂变身创意园区,再到脏乱差的市井“菜市场”与时尚街区和谐共生……越来越多的城市更新实践,正以蓬勃之势,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北京市昌平区城南街道的昌盛园社区,占地约26公顷,住着2341户居民。曾经这里被分成36个小院,归21家产权单位管理,管理混乱,私搭乱建严重,一层外接、顶楼加盖违建随处可见。经过改造,社区新增4万平方米绿化美化面积,规范1000余个停车位,增设环形步道、儿童乐园等设施,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美丽宜居的蜕变。

  在成都,原为工业遗址的猛追湾片区,在城市更新时将滨江车道改为人行街区,7条街巷连成一片,沿街引进书店、咖啡馆、餐饮店、文创空间等,还保存了有几十年历史的川剧俱乐部和老剃头铺子,烟火气与时尚范儿并存,如今成了年轻人的热门打卡地。

  还有许多城市选择 “微改造” 的方式进行城市更新,既保留了城市的原始风貌,又巧妙地注入了现代生活的活力。

  西安建国门的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项目位于明城墙内的东南城脚,分布着许多肌理清晰、尺度较小的街巷,以及大量老小区、老厂房等建筑。2019年,该片区以政府支持、企业参与的方式,坚持以“保留原居民原有生活状态”和“保持菜市场的市井风貌”为原则,改造沿街商业用房,丰富业态,成为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全新载体,让老菜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当前,我国多地已在城市更新的道路上按下“快进键”。今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大力度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开展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天津将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注重闲置资产盘活、生产经营激活、优势产业聚合,统筹民生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产业经济发展,实施更高质量城市更新。江苏省也提出,积极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推动城市更新,深入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不断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和功能品质。

  易居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积极稳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是增进民生福祉、消除城市建设与治理短板、获取城市增长新动能、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促进发展与安全高水平统筹、提升共同富裕和保障新质生产力有直接效果,属于中国式现代化中具有战略全局性意义的一项工作。

  “目前我国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只有发达国家的1/3左右,有较大的投资空间。”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原总规划师闵希莹表示,城市更新是持续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城市更新,可以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迈进。同时,城市更新是积极稳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是增进民生福祉、消除城市建设与治理短板、获取城市增长新动能、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催生新的投资领域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将直接带动建筑、材料、设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各地城市更新行动的深入推进,城市正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一个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发展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家园,也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记者 梁倩 郑钧天 李倩薇 来源:经济参考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魏敏)
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为发展注入新动能 多地城市更新按下“快进键”

2025年02月05日 08:58   来源:经济参考报   

  赏花灯、逛庙会、看舞狮、买年礼……蛇年新春,上海徐泾的蟠龙古镇成为当地市民和游客的热门打卡地。谁能想到,在十年前,这座可追溯至1400多年前的江南水乡,曾因年代久远、保护不善,沦为一个脏乱差的“城中村”。

  城市更新改造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蟠龙古镇便是城市更新的一个缩影。2025年伊始,城市更新便成为多个重磅会议聚焦的“关键词”。从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到全国城市更新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再到各地的地方两会,城市更新均被频繁提及。这一系列动态,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号,我国城市更新正进入新发展阶段。

  从老旧小区改造补齐民生短板,到废弃的工厂变身创意园区,再到脏乱差的市井“菜市场”与时尚街区和谐共生……越来越多的城市更新实践,正以蓬勃之势,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北京市昌平区城南街道的昌盛园社区,占地约26公顷,住着2341户居民。曾经这里被分成36个小院,归21家产权单位管理,管理混乱,私搭乱建严重,一层外接、顶楼加盖违建随处可见。经过改造,社区新增4万平方米绿化美化面积,规范1000余个停车位,增设环形步道、儿童乐园等设施,实现了从脏乱差到美丽宜居的蜕变。

  在成都,原为工业遗址的猛追湾片区,在城市更新时将滨江车道改为人行街区,7条街巷连成一片,沿街引进书店、咖啡馆、餐饮店、文创空间等,还保存了有几十年历史的川剧俱乐部和老剃头铺子,烟火气与时尚范儿并存,如今成了年轻人的热门打卡地。

  还有许多城市选择 “微改造” 的方式进行城市更新,既保留了城市的原始风貌,又巧妙地注入了现代生活的活力。

  西安建国门的老菜场市井文化创意街区项目位于明城墙内的东南城脚,分布着许多肌理清晰、尺度较小的街巷,以及大量老小区、老厂房等建筑。2019年,该片区以政府支持、企业参与的方式,坚持以“保留原居民原有生活状态”和“保持菜市场的市井风貌”为原则,改造沿街商业用房,丰富业态,成为文商旅融合发展的全新载体,让老菜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当前,我国多地已在城市更新的道路上按下“快进键”。今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更大力度推动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开展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天津将坚持走内涵式发展路子,注重闲置资产盘活、生产经营激活、优势产业聚合,统筹民生改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和产业经济发展,实施更高质量城市更新。江苏省也提出,积极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持续推动城市更新,深入实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不断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水平和功能品质。

  易居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表示,积极稳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是增进民生福祉、消除城市建设与治理短板、获取城市增长新动能、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促进发展与安全高水平统筹、提升共同富裕和保障新质生产力有直接效果,属于中国式现代化中具有战略全局性意义的一项工作。

  “目前我国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只有发达国家的1/3左右,有较大的投资空间。”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原总规划师闵希莹表示,城市更新是持续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城市更新,可以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竞争力,推动城市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迈进。同时,城市更新是积极稳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是增进民生福祉、消除城市建设与治理短板、获取城市增长新动能、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催生新的投资领域和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将直接带动建筑、材料、设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业内专家表示,随着各地城市更新行动的深入推进,城市正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一个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发展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家园,也为城市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记者 梁倩 郑钧天 李倩薇 来源:经济参考报

(责任编辑:魏敏)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