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将重点做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第一位的工作任务,坚持警钟长鸣、警惕常在,以科学化机制和常态化、法治化理念,把维稳工作做在日常、做到经常、落实在基层,以久安之势成长久之业。
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全面实施新修订的《西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创建条例》。举办第二届西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巩固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质量。深入实施“三项计划”,携手唱响“高原红石榴”品牌。
提高宗教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常态化开展“三个意识”教育。积极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完善宗教事务政策法规体系,深化活佛转世法规制度宣讲宣传,落实《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办法》,加大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力度。
构建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完善捍卫国家政治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体系。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化网络生态长效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抓好风险隐患源头治理、排查调处、集体会商三个环节,积极提升分析研判、防控稳控、化解调处三种能力,建立健全多种力量协同、分流化解、责任倒查三项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狠抓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为自治区成立60周年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二)全力以赴稳预期促增长。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有效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统筹用好存量政策,更大力度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势蓄能。
着力强化政策支持。统筹中央及自治区各项政策措施,提升财政和货币政策支持效能。加大财政支出强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更加注重惠民生、促消费、增后劲,切实兜牢“三保”底线。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进一步扩大信贷投放、提高融资便利水平,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贷款增速与经济增长相匹配。综合运用信贷、税收等政策,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升。加快建立自治区宏观政策一致性评估机制,认真开展政策落实障碍清理行动,坚决破除各种隐性门槛和壁垒,以政策稳促预期稳、经济稳。
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初步建成全区标准统一、多级覆盖、多渠道融合的“一门、一网、一线”政务服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健全民营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动态调整民间投资清单,提高民间资本参与“两重”比例。完善重点项目联审联批和容缺审批制度,协力做好用地用能等要素保障。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精准实施“格桑花行动”。健全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完善一体化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优化对企业的全链条全周期服务,建立完善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坚决纠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乱查封以及行政不作为。加快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加大个体工商户帮扶力度,实现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长、质量持续提升。
(三)持续挖掘投资消费潜能。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以“两重”“两新”为牵引,进一步发挥投资“主引擎”作用和消费基础性作用,确保经济发展当前有活力、未来有潜力。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实施“重大项目建设攻坚年”行动,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加快G318、G219、G109和农村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波密至然乌段铁路,实施青藏铁路格拉段电气化改造。加快帕孜等水利项目建设。建成投运金上至湖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扎实推进自治区藏医院改造提升工程、华西二院西藏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西藏大学教育城校区、旁多引水工程以及重点市政道路基础设施等项目,向自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
加力促进消费增长。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着力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开展“幸福西藏·惠享生活”系列促消费活动,全面提振大宗商品消费。支持首发经济、林卡经济、演艺经济发展,积极推动文娱旅游、体育赛事、旅居康养等“跨界消费”。建设夜间经济地标和消费示范街区。引导西藏传统老字号企业创新经营。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做优做强。持续降低交通物流成本。坚持线上线下消费共同发力,完善县域商业体系,整区推进农村电商发展,推动供销经营服务网络提质扩面。
(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统筹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关系,持续优化一产、壮大二产、提升三产,加快构建具有西藏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金上、澜上、藏东南水电开发,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加大战略找矿和地质勘探力度,推动重点矿业提质增效,打造绿色矿业产业集群。升级布局数字基础设施,依托拉萨高新区打造数字经济集聚区。以唐卡、藏毯、藏香等特色产品为重点,打造民族特色产业集聚区。加快发展高原炊具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产业。积极推进通用机场建设,稳步发展低空经济。深入实施特色文旅产业培育工程,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园区和非遗工坊,打造一批精品景区、文旅廊道和旅游名县,促进旅游与体育、农业、交通、商业等领域深度融合。推进“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世界级旅游景区创建。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试点建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支持藏医药科研平台建设,推进“医教研产”协同发展和藏医药标准制定。完善边贸物流体系,常态化运营南亚班列,进一步稳定外贸规模、优化外贸结构。
加快补齐产业发展短板。落实省级领导包保产业发展机制。压紧压实产业链“链长制”责任,创新政企、央地合作模式。安排产业发展资金30亿元。开展特色农牧业提质升级行动,实施高新数字、建筑材料等龙头企业引培工程,构建“扶持政策+专项方案+专班推进”工作模式。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赋能、绿色化改造、集群化发展、品牌化建设,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6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认定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加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培育一批大国工匠、西藏工匠。
(五)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县域作为重要切入点,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着力构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加快农牧业高质高效发展。坚持稳粮、兴牧、强特色,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以上。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20万亩。推动农牧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增效,深化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20家。
扎实推进高原和美乡村建设。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化助农兴农包保和“点对点”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建设高原和美乡村180个,实现所有乡镇和90%以上行政村通硬化路。扎实开展“一抓两促”和文明乡村示范点建设,抓点扩面深化树立农牧民新风貌行动。结合农牧民意愿,推进“客、寝、厨”分设试点。加强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紧盯“一收入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加强预警、精准施策,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农牧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等政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40%以上。加大对农业强县、牧业强县、旅游强县的支持力度,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有序推进拉萨八廓古城保护和旧城改造提升工程。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安全韧性提升行动,推进城市地下管网建设,实现县城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覆盖。加快推进供暖供氧工程。新建续建保障性安居工程1.79万套,改造老旧小区70个。
(六)加快改革开放和全面创新。紧紧围绕“国之大者”“区之要事”,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潜力、向创新要活力,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完成国企改革深化提升任务。建立市场准入效能评估机制。推动和完善住建、交通、水利智能化招投标改革,不断规范政府采购管理。稳妥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改革。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施区域一体化算力网行动计划。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试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以全面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为重点,推进“2+1”财政综合管理改革。巩固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成果,推动“三变”改革,扩大牧草返青季休牧补偿试点范围。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推进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公立医院改革。复制推广一批林芝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经验。
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加快建设吉隆边境经济合作区、日喀则国际陆地港,基本完成樟木镇恢复重建主体工程。提升拉萨航空口岸功能,支持拉萨综保区与陆路边境口岸联动发展,加快陈塘(日屋)口岸和吉太传统边贸点开放步伐。积极主动、稳妥有序扩大对外开放区域。用好论坛、展会、赛事等重要平台,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务实合作。加强与周边省区、援藏省市的交流合作,大力推进援藏“双招双引”,有序承接东中部地区先进技术和产业转移,吸引更多资金、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落户西藏,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500亿元以上。
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实施教育强区建设规划纲要。健全基础教育资源统筹调配机制,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优化西藏班布局、提升办学水平。加快建设西藏完全中学(四川天府)。塑造产教融合新形态,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动态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推动科研协同创新。巩固拓展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深入实施“育引用留”工程和“珠峰英才”计划,大力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新增高技能人才2300人。完善财政科技投入增长和管理机制,引导和撬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稳步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无研发机构和无研发活动“双清零”,今年自治区财政科技投入再翻一番。
(七)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把群众身边的小事当作大事来抓,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安排资金148亿元,实施民生实事28项,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力促进就业增收。落实落细高质量充分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扎实开展治理欠薪专项行动,切实加强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权益保障。加大对大龄、残疾和较长时间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帮扶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持续动态清零。坚持市场化方向,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巩固拓展“组团式”区外市场就业模式,用好稳岗返还、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措施,确保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5%以上、区外就业率12%以上。通过项目带动、产业吸纳等,千方百计拓展农牧民增收渠道,实现农牧民转移就业63万人以上、劳务收入68亿元以上。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深入落实“五个针对”要求,持续开展卫生健康“八项行动”。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不断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运行和监测机制。继续实施大学生乡村医生计划。实施中(藏)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加快区域医疗中心和国家高原病医学中心建设。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深化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加强社会保障和服务。推动社保卡在更多省份、更多领域、更多场景实现“一卡通”。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研究建立低收入困难家庭补助长效机制。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帮扶工作。落实和完善生育支持政策,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推动城镇、农牧区托育托幼一体化发展。
不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深入实施新时代文艺创作质量提升、文化惠民和乡村文化产品供给等工程。实施智慧广电建设。支持村级文艺演出队发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积极备战第十五届全运会,精心筹办国际公路自行车极限赛等重大赛事活动。
(八)深入推进美丽西藏建设。牢记西藏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把绿水青山的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价值。
坚决守护高原蓝天碧水净土。全面实施生态环境监测能力提升行动。开展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普查,纵深推进河湖库“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推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立法,深入开展建筑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全域梯次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有序开展第三批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零容忍态度守护好雪域高原生灵草木、万水千山。
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完成营造林100万亩以上、其中南北山绿化工程20万亩。修复治理退化草原50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万亩。启动第五次生态状况调查评估。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安全风险防范。
加快构建绿色发展方式。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措施。有序开展绿电制氢、“光伏治沙”试点。制定自治区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开展新造林碳汇资源开发潜力调查,启动林草碳汇项目开发交易试点。持续推进工业、城乡、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九)加快推动边境地区发展。坚持屯兵和安民并举、固边和兴边并重,巩固“五共五固”结对共建成果,努力实现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
加大边境地区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加快推进智慧边防建设,持续推进边境新村配套供电工程,实现边境乡镇驻地5G和千兆光网通达全覆盖。稳步提高边境地区开发开放水平,大力扶持边境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边境游、跨境游和边境贸易。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和边民补助政策,吸引更多人口在边境地区安居兴业。
各位代表!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定日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继续开展救援善后工作,用心用情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统筹好临时安置和过渡期安置,确保安全温暖过冬。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进一步提高重点地区房屋、基础设施抗震能力和地震灾害应对能力,共同建设更加美丽幸福的家园。
各位代表!我们要全力支持群团工作,切实保障职工、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合法权益,完善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持续做好国防动员、双拥共建,巩固发展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
各位代表!我们要锚定目标、冲刺前进,全力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科学谋划“十五五”经济社会发展,在历届政府班子打下的坚实基础上接续奋斗。
各位代表!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牢记人民政府为人民,狠抓政府自身建设,坚决当好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让“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成为政府工作最鲜明的底色。要以赤诚之心讲政治。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落到实处。要以勤勉之心提效能。坚持民有所盼、政有所为,持续改进作风、狠抓落实,该办的事坚决办、能办的事立刻办、难办的事想办法办,说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不断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要以敬畏之心尊法治。加强法治政府建设,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加强司法、审计、统计和社会监督,确保权力运行时时处处讲规矩。要以严实之心守纪律。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狠抓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纠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过紧日子,崇尚简朴、厉行节约,设身处地为基层减负、为基层解忧。
各位代表!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真抓实干、紧抓快干、埋头苦干,以优异成绩迎接自治区成立6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