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柯利华、通讯员雷世达、耿文辉)2月20日,武穴港黄家山综合码头,万吨货轮一字靠泊,一条绿色封闭式皮带长廊,以每小时1000吨的运输速度,将1.8公里外的砂石骨料直送上船,启航驶往江浙沪。
武穴港是长江十大深水港之一,素有“入楚第一港”之称,万吨级江海船舶可常年直达,形成一条“畅行鄂赣皖、通达江浙沪”的水上高速路,是鄂东工业重镇武穴市医药化工、建材等主导产业货物进出港口。2024年,武穴港货物吞吐量达1.19亿吨,占全黄冈约60%。相比1990年,武穴港货物吞吐量翻了14.5倍。
“跳出武穴看武穴,市里提出把武穴港打造成大别山、豫东南等内陆地区出海口,为建成支点赋能添力。”武穴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孙刚说,在将全市54个小、散码头整合成13个的基础上,正在建设武穴港区多式联运工程,首次将京九铁路与长江水道连接。
该工程总投资35.7亿元,包含新建6个5000吨级泊位和全长18.37公里的疏港铁路专用线。记者看到,铁水联运项目综合码头一派繁忙,工人们正在进行面层施工、廊道安装,转运站、变电所已大体成型。
“我们24小时昼夜不歇施工,高峰时有800多名工人,目前1到4号码头已完成95%,可比原计划提前8个月完工,争取码头3月起为企业提供运营服务。”项目部经理郭睿说。
作为全国首个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设计的铁水联运项目,武穴港区多式联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已与河南信阳市多家龙头企业签订协议,未来豫东南每年将有千万吨货物,经武穴港通江达海。
“我们公司地处信阳市,是全国最大的糯米粉生产企业,产品从铁路经武穴入江转海,运输成本可降低20%。”河南黄国粮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子钞说。
打造大别山区大宗货物“出海口”,武穴还在加快建设投资30亿元的船舶产业园、投资60亿元的G220过江通道、投资40亿元的铁水联运物流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抓好与舟山港、南通港等沿海大港的跨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