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着力做大机器人产业增量

2025-04-01 09:22 来源:河北新闻网

  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 见习记者何慧超)围绕打造深度智能驱动、注重实际功能的机器人产业,省工信厅近日印发《机器人产业重点工作清单》提出,立足河北省机器人产业基础,紧盯在建项目和在谈企业,着力做大产业增量。力争到2025年末,全省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突破400家,机器人产业规模增长20%以上。

  “在做大产业增量方面,我们将从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和加大项目招引力度两个方面发力。”省工信厅工业项目投资处处长郭瑞介绍,今年河北省机器人产业共计有50个重点在建项目,涵盖核心零部件、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总投资超百亿元。如石家庄智昆科技高精密减速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投产后可年产40万台高精密RV减速器。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根据工作清单,河北省将提升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

  围绕大负载RV减速器、谐波减速器、机器视觉、功能性机器人,河北省将实施机器人重大科技专项。如支持研发RV减速器正向设计关键技术,突破减速器规模化关键制造工艺。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也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河北省将争取机器人质量基础共性技术检测与评定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在唐山设立分支机构。加快人工智能赋能,推广应用Mech-GPT机器人多模态大模型、AI视觉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组建省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参与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的制修订。

  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最终要落地到实际应用场景中。

  河北省将强化场景牵引,办好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机器人大赛,争取更多大赛成果在全省孵化、转化。开展典型应用场景供需对接,梳理河北省机器人产品和国内已应用的典型场景,形成全省机器人产品供给清单和应用场景清单,在制造业、农业、商贸物流等领域,打造省级“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20个。聚焦钢铁智能化生产线、化工园区智能巡检、医药智慧化仓储等重点应用领域,组织100场机器人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活动。

  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汇聚产业链合力。

  根据工作清单,河北省将加快产业协同。加强产业链共建共享,修订机器人产业链图谱,开展机器人产业链生产能力和配套需求普查,发布机器人企业配套、加工需求,组织龙头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等活动,推动产业链分工协作。提高“共享智造”能力,线上搭建共享工厂公共服务平台,线下增加精密加工生产设备和装配组装生产线,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在共享工厂试验、试制、试生产。

  要素保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郭瑞表示,河北省将强化资金支持,用足用好《河北省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及省级科技研发专项资金,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机器人项目支持力度。积极组织项目储备和申报,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设备更新再贷款、自然科学基金等资金支持。强化人才支撑,对有需求的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派遣科技特派团开展服务,培育相关专业技能人才。组建省机器人专家委员会,为全省机器人产业技术路线探索、项目把控、成果转化等提供决策支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杨淼)
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河北着力做大机器人产业增量

2025年04月01日 09:22   来源:河北新闻网   

  河北日报讯(记者米彦泽 见习记者何慧超)围绕打造深度智能驱动、注重实际功能的机器人产业,省工信厅近日印发《机器人产业重点工作清单》提出,立足河北省机器人产业基础,紧盯在建项目和在谈企业,着力做大产业增量。力争到2025年末,全省机器人相关企业数量突破400家,机器人产业规模增长20%以上。

  “在做大产业增量方面,我们将从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和加大项目招引力度两个方面发力。”省工信厅工业项目投资处处长郭瑞介绍,今年河北省机器人产业共计有50个重点在建项目,涵盖核心零部件、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总投资超百亿元。如石家庄智昆科技高精密减速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投产后可年产40万台高精密RV减速器。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根据工作清单,河北省将提升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

  围绕大负载RV减速器、谐波减速器、机器视觉、功能性机器人,河北省将实施机器人重大科技专项。如支持研发RV减速器正向设计关键技术,突破减速器规模化关键制造工艺。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也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河北省将争取机器人质量基础共性技术检测与评定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在唐山设立分支机构。加快人工智能赋能,推广应用Mech-GPT机器人多模态大模型、AI视觉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提高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加强标准化体系建设,组建省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积极参与国家、行业和团体标准的制修订。

  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最终要落地到实际应用场景中。

  河北省将强化场景牵引,办好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机器人大赛,争取更多大赛成果在全省孵化、转化。开展典型应用场景供需对接,梳理河北省机器人产品和国内已应用的典型场景,形成全省机器人产品供给清单和应用场景清单,在制造业、农业、商贸物流等领域,打造省级“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20个。聚焦钢铁智能化生产线、化工园区智能巡检、医药智慧化仓储等重点应用领域,组织100场机器人进企业、进园区、进集群活动。

  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汇聚产业链合力。

  根据工作清单,河北省将加快产业协同。加强产业链共建共享,修订机器人产业链图谱,开展机器人产业链生产能力和配套需求普查,发布机器人企业配套、加工需求,组织龙头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等活动,推动产业链分工协作。提高“共享智造”能力,线上搭建共享工厂公共服务平台,线下增加精密加工生产设备和装配组装生产线,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在共享工厂试验、试制、试生产。

  要素保障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郭瑞表示,河北省将强化资金支持,用足用好《河北省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及省级科技研发专项资金,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机器人项目支持力度。积极组织项目储备和申报,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设备更新再贷款、自然科学基金等资金支持。强化人才支撑,对有需求的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派遣科技特派团开展服务,培育相关专业技能人才。组建省机器人专家委员会,为全省机器人产业技术路线探索、项目把控、成果转化等提供决策支撑。

(责任编辑:杨淼)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