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广东拟完成治沙任务超8690公顷

2025-06-17 10:00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讯(记者/彭琳 曾良科 通讯员/林荫)今年6月17日是第3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的国际主题是“恢复土地 释放机遇”,我国的主题为“科学治沙 兴业利民”。

笔者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近年来,广东科学开展防沙治沙工作,全省沙化地区植被盖度超80%。2025年,广东防沙治沙再发力,全省下达沙化土地治理任务3000公顷,“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超8690公顷。

绿进沙退!全省沙化地区植被盖度超80%

据广东省第六次沙化监测,广东省现有沙化土地3.39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0.19%,分布在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惠州市、江门市、阳江市、茂名市和湛江市等9市23县(市、区)。

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各地结合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充分利用春季造林时机,在沙化土地任务图斑中开展防护林营造、灾损退化防护林修复、中幼林抚育、封山(沙)育林(草)等沙化治理。在保留原有植被基础上,对基干林带中达不到标准宽度的林带、稀疏林带地段进行加宽、填空补缺或重新造林,结合沟、渠、河堤、道路绿化因地制宜地开展农田林网防护林建设。

经过治理,全省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沙化程度持续减轻、植被盖度持续增长,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状况进一步好转。据统计,全省沙化地区植被盖度超80%。

发展绿色产业,构建治沙格局

当前,广东正积极构建“两区四带”防沙治沙生态安全格局。在“两区”(粤东、粤西沙化土地综合防治区)实施一体化修复治理,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有机结合,保护区域生态安全,实现功能和景观同步提升;在“四带”(雷州半岛海岸生态修复带、茂名—江门绿色长城提升带、惠州—汕尾生态沙产业带和揭阳—潮州滨海特色文旅带)规划沿海沙化土地防、治、用工作,优化治沙策略,致力提升生态质量,增加生态福祉。

据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广东在确保不破坏沙化土地植被前提下,合理利用沙化土地资源,发展一批滨海旅游、林下经济、特色种植业及其他富有市场前景的产业,推动环境友好型沙区服务业、沙区节水型种植业和循环用水型沙产品加工业等绿色生态沙产业建设,提升沙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沙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根据《广东省防沙治沙规划》,广东将于2025年底完成8693.81公顷沙化土地治理任务,沙化土地固定率达到99.8%;到2030年轻度沙化土地比例达99%以上,绿色沙产业不断壮大,为乡村振兴及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秦宇雯)
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十四五”期间,广东拟完成治沙任务超8690公顷

2025年06月17日 10:00   来源:南方日报   

南方日报讯(记者/彭琳 曾良科 通讯员/林荫)今年6月17日是第3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的国际主题是“恢复土地 释放机遇”,我国的主题为“科学治沙 兴业利民”。

笔者从广东省林业局获悉,近年来,广东科学开展防沙治沙工作,全省沙化地区植被盖度超80%。2025年,广东防沙治沙再发力,全省下达沙化土地治理任务3000公顷,“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超8690公顷。

绿进沙退!全省沙化地区植被盖度超80%

据广东省第六次沙化监测,广东省现有沙化土地3.39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0.19%,分布在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汕尾市、惠州市、江门市、阳江市、茂名市和湛江市等9市23县(市、区)。

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各地结合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充分利用春季造林时机,在沙化土地任务图斑中开展防护林营造、灾损退化防护林修复、中幼林抚育、封山(沙)育林(草)等沙化治理。在保留原有植被基础上,对基干林带中达不到标准宽度的林带、稀疏林带地段进行加宽、填空补缺或重新造林,结合沟、渠、河堤、道路绿化因地制宜地开展农田林网防护林建设。

经过治理,全省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沙化程度持续减轻、植被盖度持续增长,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状况进一步好转。据统计,全省沙化地区植被盖度超80%。

发展绿色产业,构建治沙格局

当前,广东正积极构建“两区四带”防沙治沙生态安全格局。在“两区”(粤东、粤西沙化土地综合防治区)实施一体化修复治理,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文化传承有机结合,保护区域生态安全,实现功能和景观同步提升;在“四带”(雷州半岛海岸生态修复带、茂名—江门绿色长城提升带、惠州—汕尾生态沙产业带和揭阳—潮州滨海特色文旅带)规划沿海沙化土地防、治、用工作,优化治沙策略,致力提升生态质量,增加生态福祉。

据广东省林业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广东在确保不破坏沙化土地植被前提下,合理利用沙化土地资源,发展一批滨海旅游、林下经济、特色种植业及其他富有市场前景的产业,推动环境友好型沙区服务业、沙区节水型种植业和循环用水型沙产品加工业等绿色生态沙产业建设,提升沙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沙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根据《广东省防沙治沙规划》,广东将于2025年底完成8693.81公顷沙化土地治理任务,沙化土地固定率达到99.8%;到2030年轻度沙化土地比例达99%以上,绿色沙产业不断壮大,为乡村振兴及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责任编辑:秦宇雯)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