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中国(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哈尔滨片区(以下简称哈尔滨片区)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2021年以来累计新设立企业2.47万户,其中新设外资企业121户;连续5年招商引资位列全省区县第一;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速25.4%,对俄进出口额年均增速达到95.1%;2024年实际利用外资4373.6万美元,占全省16.8%,开放型经济根基日益坚实。
5年来,哈尔滨片区勇闯制度创新“深水区”,改革试验硕果盈枝。《总体方案》确定的75项试点任务全面实施,累计复制推广国家自贸试验区试点经验256项,“带土移植”深圳特区发展经验135项,总结提炼“哈尔滨片区经验”313项,57项入选省级创新案例并推广。企业“无感续证”入选第五批商务部最佳实践案例,“南北共建飞地产业园区”入选商务部第三批全国推广改革试点经验。
产业脊梁挺立升级。5年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累计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项目47个,建成省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37个,哈药集团、中航哈轴、正阳河等一批企业焕发新活力。累计完成投资78.61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以工大卫星、新光光电等为代表的商业航天产业实现链式发展,以博实自动化、惠达科技等为代表的机器人产业体系逐步形成,以哈玻院、同创普润等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优势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增至23%。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天晴干细胞建成东北最大、标准最高的细胞制备中心,北科生物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积聚示范项目”认证,瀚邦医疗实现高端医用生物基胶国产替代,哈工程深海技术科学中心与极地装备联合实验室形成从试验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体系,哈工大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作为国家在东北地区布局的首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支撑我国多项重大航天工程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