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武汉6月26日讯(记者 魏劲松 柳洁 通讯员 赵三志)盛夏六月,艳阳高照。具有“粮仓”之称的湖北,为确保农民夏粮增产增收,湖北于5月27日,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小麦最低收购价托市收购预案。
夏粮增产增收,是粮食主产区亿万农民的期盼。六月上旬,当中国经济网记者冒着酷暑,探访湖北所辖的襄阳、荆门、随州市三个小麦主产区的一个个收购网点时,只见麦田里,一台台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来往穿梭,昔日金黄的麦田已被新插的秧苗覆盖,放眼望去,碧绿如毯;一辆辆满载小麦的车辆,在宽敞的收购网点里,摆起了一条条“长龙”,拿到现钱的农民手上数着票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坚持“三早”:托市收购“钱等粮 ”
具有“粮仓”之称的湖北,今年小麦种植面积1680万亩,比上年增加40万亩;小麦总产达到80亿斤,同比增加3亿斤;商品量75亿斤,夏粮呈现了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的丰收态势。
湖北夏粮占全年粮食产量的近30%,夏粮收购一直受到社会和市场的高度关注。今年,国家六部门联合公布了《201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明确了今年小麦收购政策。 为有效保护粮农利益,确保夏粮收购“钱等粮”,农发行湖北省分行一方面坚持按照“早调查、早计划、早投放”的原则,做好收购资金的供应与风险防控工作。早在4月中旬,农发行湖北省分行就与粮食、中储粮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主产区、收购企业、农户调查, 相继召开了4次协调会议,根据行业属性和部门职能初步厘清工作职责;根据湖北当前的市场行情,小麦启动托市收购后资金需求进行分析预测;一方面加强部门沟通协调,继续按照不打“白条”、防控风险和“多收粮、收好粮、防风险” 的原则,加强对小麦政策指导性小麦收购贷款资格企业的已认定。从5月27日小麦托市收购预案启动开始,到9月30日,全省已有509家小麦收储点,分布在全省15个地市、61个县市,基本实现了小麦托市收购的全覆盖。
襄阳市是湖北的“粮仓”。小麦种植面积达547.5万亩,比去年增加4.8万亩;总产量达43.85亿斤,比去年增产1.7亿斤。其小麦收购总量占湖北的“半壁江山”。采访中,农发行襄阳市分行副行长钱道家感慨地算了一笔账:“今年,襄阳市小麦风调雨顺,是近三年来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年份。特别是国家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后,国标三级小麦最低收购价均提高到每50公斤118元,比上年提高了6元。这样一来,全市商品小麦因国家提价,可为农民增收2.1亿元,增产为农民增收2.2亿元,合计可为农民增收4.3亿元。”
因此,小麦托市收购预案一启动,农民卖粮积极性空前高涨。为确保小麦托市收购“钱等粮”,农发行襄阳市分行按照托市收购与龙头加工企业市场化收购“双轮驱动”的资金投放模式,在预案启动的当天就向全市32家收购企业投放铺底资金2亿元。
记者了解到,截止6月9日,湖北省分行已累计发放小麦收购贷款6亿元,同比多放2.65亿元;累计支持企业收购小麦4.6亿斤,同比多收2.6亿斤。
以质论价: 农民喜卖“放心粮”
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是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举措。近日,记者在湖北采访夏粮收购时了解到,为支持国家储备库和购销企业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农发行湖北省分行积极投放粮油收购资金,开辟“绿色通道”,改善结算服务方式,方便农民。特别是5月27日,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预案后,及时足额将收购资金投放到全省509个最低收购价小麦委托收储网点、48家市场化收购企业覆盖到全省61个县市。
襄阳是湖北夏粮主产区,也是农业大省夏粮收购的主战场之一。
农发行襄阳分行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履行托市收购“共同监管”的职责,确保“托市收购”小麦数量真实、质量安全,准确把握收购资金的投放力度,确保政策红利撒向希望的田野,落到农民的手中。
6月4日,记者一行抵达位于襄阳市襄州区的湖北襄阳国家粮食储备库。只见眼前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目前全市547.4万亩小麦全部收割完毕,预计夏粮总产47.08亿斤,同比增产1.9亿斤。同样,小麦收储压力同步增长。”湖北襄阳国家粮食储备库主任丁光志介绍说:“当然,相对于让卖粮农民卖出好价,卖出好心情,卖出好口碑的目标而言,我们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责任更大。”
从襄阳粮食储备库到丰庆源集团,从枣阳市贤德公司到中兴绿色湖北公司,所到收购现场,无不将收购质价标准、收购承诺书等公示上墙,让售粮群众熟悉质价标准,让农民卖上“放心粮”。
在湖北襄阳国家粮食储备库收购现场,记者看到,在五只玻璃容器里,分别装有一至五级小麦的样品。
“这是国标三等小麦的样品”一名质检员指着摆放在中间位置的一个玻璃容器说:“水分在12.5%以内,杂质1%以内,不完善粒8%以内。”
“如果小麦水分、杂质等超标了呢?”人群中传来一句询问。
“等内小麦如果水分含量每高出0.5%,要扣除1%的斤两;杂质含量每高出0.5%,要被扣掉1.5%的斤两。”质检员十分耐心地说。
“现在收购工作由原来的纯人工操作变为计算机辅助生成相关检测指标,既提高了效率,又规范了操作,农户再也不必为收购点压级、压价收粮犯愁了。”
枣阳市贤德公司检员杨吉志的说法得到了粮农的印证。前来售粮的吴店镇二朗村农民王成对记者说“我已经是第二次来这里卖粮,这里根本不压级压价、不克斤扣两、不‘打白条’。我们农户卖粮都很放心、也很省心、省事。”
“由于粮食托市收购价格高于此前的市场交易价格,符合农户预期,农民的售粮积极性高涨。”丁光志介绍说
“今年,老天帮忙,风调雨顺,我家小麦丰收了!”襄州区黄集镇后薛村的农户薛登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家种了30多亩小麦,亩产800多斤,亩产比去年多了百来十斤,今年粮食收购价是每百斤118元,据此计算,我每亩小麦比去年多收入100多元!”
薛登成告诉记者,由于手扶拖拉机每次只能装载两千多斤小麦,今天已是第五次来这里卖粮,现在实行托市收购,价格不低,大家还是蛮乐意售粮,基本上没听说有哪家农户准备把粮食自存起来,等等再看。
“前些年,受用工、生产资料等种植成本增加因素等影响,部分农户无法走出‘增产不增收’的怪圈,粮食市场一度出现‘有价无市’的状态,不少农民期盼粮价后期上涨,持粮观望,待价而沽。”丁光志说:“大多数粮农没有丁点惜售心理。”
“农民不再‘惜售’的原因可能是错综复杂的,但是,现在推行的托市收购价符合粮农预期,农民的利益基本得到了保护,农户对粮食市场价格走向有所了解,少了很多盲动,这不能不说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随同采访农发行襄阳分行副行长钱道佳说,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农忙时回乡抢收抢种后急于返回城,一般农户缺乏必要的仓储条件;以经营农业为主的专业农户售粮行为趋于理性;种粮大户投入较大,急需通过销售新粮获取流动、周转资金,这些因素同样不可忽略。
襄阳市拥有219个收储库点,覆盖全市所有的乡镇。农发行襄阳分行立足早收粮、多收粮、收好粮,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全力托市收购提供信贷支持,着力解决了农民面对卖粮“难决断”的问题。截至目前,农发行襄阳分行系统已下拨资金4.5亿元,以最低收购价收购小麦1.9亿公斤。
市场杠杆: 鼓起粮农“钱袋子”
“两轮驱动”是湖北鼓起农民夏粮增产增收“钱袋子”的有效方式。目前,在荆楚大地夏粮收购现场,既有500多家中储粮委托的收购库点遍布乡村,也有 家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收购,他们按照托市收购价格,采取专业合作社订单、粮食经纪人入户收购、农民卖粮等多种方式收购、加工转化小麦,用市场“杠杆”鼓起了粮农们的“钱袋子”。
来到位于襄阳的丰庆源粮油集团,只见汽车、农用车、拖拉机载满颗粒饱满、扬净晒干的商品麦,在储备库收购现场排起了一条“长龙”。
迎面标准化仓库的墙壁上,“仓禀实、民心稳、天下安、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的粮食经营理念十分醒目。 公司总经理党长英指着粮食收购现场摆放的小麦样品介绍说,“这些样品主要是方便农民卖粮时,直观的掌握每个小麦收购等级的质量和价格要求,使小麦收购做到以质论价、优质优价。”
今年,小麦收购面临的形势比较复杂,粮农对收购价存有高预期。特别是受农资价格上涨影响,加上劳动力成本上升,主产区大部分地区小麦种植成本有所提高,粮农寄希望于出售小麦价格的上升来弥补。因此,小麦托市收购预案驱动前,公司就按照“公司+专业合作社+经纪人+农户”的模式,以国家托市收购的价格,通过与粮食专业合作社签订单、运用价格杠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的方式收购加工小麦。目前已收购小麦5万吨。
在企业小麦收购等级价格公开牌上,当看到:每斤小麦一级1.22元、二级1.2元、三级1.18元的公示时,我们不解的问道:“你收的二等、三等小麦比例有多高?”
“二等30%左右,三等占70%!”党长英总经理回答到。
“小麦收购价高了,不影响企业效益吗?”她思考一会儿后,算了一笔账:“每百斤小麦可加工面粉77斤,收入111.5元,麸皮23斤,16元。两项合计131.5元。通过丰庆品牌面粉进入市场后,每百斤小麦毛利可达11.6元。薄利多销,尽可能通过市场这个杠杆,帮助种粮农民增产增收,鼓起钱袋子!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说着,她指着一位在收购现场正挥汗如雨地拉着一大车小麦验质过秤的农民说:像他们这样到我们公司卖粮的粮食经纪人有60多人,他们就是依托我们企业品牌效益鼓起的“钱袋子”。
他叫宋雄文,是邓县的种粮大户。因他家与丰庆粮油公司相隔不到20公里。每年都常到公司卖粮。宋雄文告诉我们:“今年他家种了50亩小麦,亩产达到1100斤。除把自家收的近6万斤小麦卖给公司外,还当起粮食经纪人,走村串巷,上门收购小麦。一季下来收入达10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