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国界的绿色征程

2014年07月13日 08:1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佘惠敏 李春霞

  “筑城”贵阳,3天时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上的一个个分论坛,嘉宾们对迫在眉睫的生态问题找症结、查原因、献良策。

  “大都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论坛为中外水利专家提供了分享水源保护经验的平台,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教授余新晓指出,当前中国饮用水安全堪忧,科学的流域保护与水源涵养区建设已刻不容缓。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贾金生认为,水源地是跨区域的大流域,要有多个行政单位的统筹协调。有的发达国家在水源治理上淡化了行政边界,中国可以学习莱茵河水源治理的经验。

  国际水源保护机构FUNDECOR执行主任菲利玻表示,在吸取发达国家经验的同时,中国须建立自己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技术体系。“中国与国外水源保护策略的差别就像中医与西医,中国须建立自己的水源检测与预警技术标准,将生物治理具体到每个技术指标。”

  分论坛上,推进生态文明的各种绿色融资机制成为嘉宾们关注的热点。

  在“政府—市场融资创新机制”论坛上,与会中外嘉宾一致认为,环境保护投融资产品的回报方式和其他项目不同,只有在政府的政策、法律主导下,投资人才能从市场得到合理的回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高级项目经理米格尔·卡尔蒙表示,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起的“拉美水基金”运营案例中,政府与市场充分合作,成立了政府、公司、社会组织参与的流域委员会,委员会建立了完善的资金配套机制,注重监管和信息分享,并通过向生态资源使用者收费的形式,筹集改善流域水质的建设资金。

  亚洲开发银行水资源首席专家张庆丰认为,中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政府角色要从主要购买者转向推动者,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交易所需的基础条件、培训、信息咨询服务、项目机会,与市场各方共同推动流域生态补偿在中国的繁荣发展。

  在“光荣与梦想——中国碳市场的成长与壮大”论坛上,中国节能减排融资项目官员周颖表示,碳交易作为一种创新性市场手段,能最大程度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功能,助力减排目标。一个成功的碳交易市场须拥有足够丰富的碳交易产品,并依托长期、持续的公众普及,赢得金融机构的深入参与。碳市场的金融化,离不开一个架构完善、功能健全的现货市场,并随着相关业务准入的放开,引导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场内市场交易,提供场外产品报价服务。

  分论坛上,人们寄望于用各种技术创新来构建生态文明、发展绿色产业。

  在“海洋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利用”论坛上,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长张偲院士说,海洋微生物的应用,对解决海洋氮污染、对海洋珊瑚礁群落的修复、对沿海资源的发掘和利用等意义重大。做好海洋生物的保护、发掘和利用工作,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大数据国际年会主题演讲”论坛上,《大数据时代》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说,大数据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变化,大数据资源会不断增加并可重复利用,实现效率最大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大数据的经济价值不仅体现在设备产业上,各个行业数据的开放与挖掘将释放出更强劲的经济增长动力。”他预测,到2017年,全世界大数据设施产业市场将突破500亿美元;中国大数据应用市场规模也将在2016年突破100亿元。

  分论坛上,嘉宾们的交流跨越了国界,并发展到务实合作的层面。

  在“中瑞对话2014”4个子论坛之一的“中瑞自贸协定前景展望”上,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处长陈志阳向与会嘉宾详细阐释了中国—瑞士、中国—冰岛自贸协定实施的意义。关于中瑞自贸协定对贵州的影响,陈志阳说,“2013年,贵州出口瑞士总额达到302万美元,主要为服装、塑料制品、陶瓷制品等产品,进口88万美元,主要为音像设备、机械器具、光学设备等产品。中瑞自贸协定实施后这些产品都能享受到零关税和低关税的待遇。在投资方面,中瑞自贸协定也将为瑞士企业投资贵州提供更多的便利。”

  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和谐社会与包容发展、生态安全与环境治理、价值伦理与文明对话这4大板块,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清洁能源、城镇化与绿色城市、大数据等诸多主题,让千余名来自全球各地的政要名人、专家学者、企业巨头各抒己见。生态文明建设正在跨越国界,人们期待着看到全球携手、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袁霓)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