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27日讯(记者袁霓)在“新常态”大背景下,地方政府谋求经济发展从哪里突破?从各地经济工作会议到“两会”,中国经济网记者通过梳理发现,GDP目标换挡、“搭车”国家区域战略、积极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等都成为地方政府主动适应“新常态”的发力点。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主动适应“新常态”
1月25日,上海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上海市市长杨雄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只字未提GDP预期增长。由此,上海成为全国首个取消GDP增长目标城市。除了上海不再关注GDP增速外,更多的省份今年加入了下调GDP增速的队伍。河北省将经济增速从去年的8%下调到今年的7%,此外,新疆、宁夏、浙江、重庆等省份也纷纷调低增速目标。
在“新常态”大背景下,地方GDP主动换挡无疑是一种积极的做法。“把GDP的预期增速适当调下来,以腾出更多精力放到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上,努力使广西全区经济发展的结构更优、质量更高。”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在广西经济会议上说。
类似广西的表态并不少见。1月21日,浙江省省长李强代表浙江省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他指出:“做好今年工作,必须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本质特征,突出制度供给,强化创新驱动,坚持以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稳发展适应速度变化。”据《经济日报》报道,2014年,浙江省针对其能耗高、污染大的小微企业数量众多的特点,一方面正集中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引导小微企业整合重组,入区入园入楼,实现集聚集约发展;另一方面,出台了促进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规模以上企业等意见,不断拓宽民营经济生存和发展空间。
2014年,宏观经济形势下行、结构性问题突出、大气污染严重三大矛盾集中爆发,河北省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针对这种局面,河北省长张庆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2015年经济工作任务做了详细的部署,他表示,要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任务,并就化解化解过剩产能提出详细目标:“全年化解粗钢产能500万吨、水泥600万吨、平板玻璃300万重量箱,压减煤炭消费500万吨。”据了解,河北省2014年前10个月已有炼铁、炼钢等8个行业超额或全部完成国家下达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任务。
积极出击的不止河北。山西省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了今年经济工作七项重点任务,首要是深入做好煤与非煤两篇大文章。 “在新常态下,找准国家战略与本地比较优势的结合点,并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先手。”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人大代表王久彬认为,宁夏在产业发展中,最明显的比较优势是能源充沛,因此,把能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就是我们引领新常态应该重点研究的问题。
积极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寻求发展先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5年区域经济发展路线图,要重点推进“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随着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多省着重强调重点对接国家战略。
云南省代省长陈豪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立足于云南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对南亚、东南亚的辐射,加强与周边国家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输体系的对接与沟通。贵州省经济工作会议也把加强重点区域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列入第一项任务,贵州省省长陈敏尔也表示,争取开通黔渝新欧货运专列。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今年陕西将大力开展全方位的国际交流往来等措施,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
地处长江经济带的湖南,在经济工作会议上也提出,进一步提升长株潭增长极的地位和作用,努力打造成为中部地区乃至长江经济带的增长极,发挥岳阳作为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桥头堡”作用,将其发展成为全省通江达海的新增长极。
新疆新疆与中亚、南亚等8个国家接壤,有望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增长极,时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代理主席雪克来提·扎克尔日前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5年,新疆将加快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对接“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及面向中西南亚和欧洲的物流通道、信息通道建设,构建对内对外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宁夏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引领,进一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西藏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南亚大通道,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推动环喜马拉雅经济合作带建设,力争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10%。
河北将京津冀协同发展视为最大的战略机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河北提出要配合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的编制,率先实施京津冀交通联通、生态联防联控和产业对接协作三大突破,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
而正在举行的天津、北京市两会也透露出将在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交通互联互通和区域产业转移承接上寻求突破,推动三地协同发展。
浙江省省长李强表示,浙江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实施,积极推进全省沿海港口、义乌国际陆港的整合与建设,加强江海联运、海陆联运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义新欧”中欧班列运行常态化。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节点的重庆也表示将积极“构建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和口岸高地”。
落脚点:加快国资改革 谋划自贸区、培育新增长点
梳理各地对2015年经济工作部署时发现,国企改革、财税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都被重点提及。尤其是国企改革,31省市在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到推进国企改革。
贵州省指出,围绕市场主体发育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省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积极稳妥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稳步提高民营经济比重。山西突出强调,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分类分步积极推进各类市场主体改革发展。四川省对2015年国资国企改革提出明确要求:启动省属一级企业具体分类,实施省属企业分类监管。对竞争性国有企业,先在下属子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据《证券日报》报道,中国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李锦表示, 2013年年底以来,23个省市出台了国资改革方案,并且地方改革方案比较偏向中观和围观,具有很强的操作性。2015年地方国资国企改革仍将先行一步,同时2015年将会有一批地方国企开始加入IPO排队。
2014年年底,国务院新批复了天津自贸区、广东自贸区和福建自贸区。新批复的自贸区尚未出台详细方案已成为大家关注和讨论热点。
在天津、福建和广东对今年经济工作的安排中,对“加快自贸区建设提出具体要求。
天津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指出,2015年要以加快自由贸易园区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积极实行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进金融创新、贸易自由、服务业开放、口岸监管等各项改革试点,努力打造制度创新高地。突出天津特色,更好地和实体经济发展相结合,大力发展融资租赁等创新业务,完善为京津冀及腹地服务功能。福建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2015年中央支持福建省开展自贸园区试点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正式启动,福建省要围绕加快自贸园区建设和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会议还要求,建设自贸园区,抓紧完善总体方案。要突出对台经贸合作和平潭自由港探索,坚持区内率先突破、区外积极跟进。广东自贸区在今年的“春风”更暖,李克强总理新年考察的第一站就放在了广东。他并为新批的自贸区进行“指路”——自贸区要做的就是简化审批流程、激发市场活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争创审批“特区速度”。
此外,各地正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山东2014年发布了加快服务业发展的30条意见,明确从增加投入、简政放权、优化环境、激励创业、推动创新等多方面助力服务业改革发展,力争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左右,基本形成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湖北正谋划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核心,在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等7个方面开展先行先试,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目标锁定在创新驱动和开放驱动“双轮”发展;陕西省围绕3D打印、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实现“陕西制造”“陕西配套”向“陕西创造”“陕西服务”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