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科技点亮“一带一路”

2015年08月27日 07:57   来源:经济日报   

8月25日,科技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倡议墙上留下众多签名。本报记者 董碧娟摄

  经济日报北京8月27日讯(记者 董碧娟) 我国已有30多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审定或注册;我国科研人员发起吴哥遗产地环境遥感研究项目,研究成果得到柬埔寨政府高度评价;我国正全面推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8月25日举办的科技人才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峰会上,多位专家分析了中国科技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状和趋势。中国科技究竟能否像2000多年前的丝绸瓷器一样闪光在“一带一路”上?

  农业科技:

  走出去步伐明显提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吴孔明说:“我国在水稻杂交育种、作物高产栽培、动保、植保、农机、太阳能利用与沼气等技术与产品研发上具有明显优势,在转基因技术、农业信息技术和品种资源等研究利用上几乎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我们的这些优势恰恰是‘一带一路’中大部分国家的弱势,我国农业科技与他们的需求高度契合。”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及项目更快地走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中国——巴基斯坦抗旱高产双低杂交甘蓝型油菜产业化项目,初步构建了中巴杂交油菜国际化商业育种及产业化体系;中亚棉花研究多点开花,在吉尔吉斯斯坦开展了棉花比对试验,就共建中吉科技园区、中哈农业科学联合实验室、中巴农业中心达成共识,为我国棉花品种和技术在中亚地区示范推广奠定了基础;为菲律宾等提供沼气技术及设备,并培训技术人员;在老挝、缅甸分别建成赤眼蜂试点工厂等。

  一系列科技示范项目也卓有成效,如东盟地区的中菲农技示范中心、中柬种猪示范;中亚地区的中哈联合治蝗、塔吉克斯坦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中东欧的中保农业合作项目、中匈柠檬酸合作项目、中保玫瑰合作项目、中罗农业科技示范园等。

  尽管成效突出,我国农业科技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动作用仍未充分释放。吴孔明指出:“国家层面的农业科技战略部署和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一系列国家层面的政策相对滞后;建设和管理经验不足、风险控制能力有限、国际化科技管理人员缺乏;海外合作科研机构平台缺乏稳定的支持渠道和运营经费;缺乏‘以我为主’的大型合作计划。”

  “我们应该切实改变过去单一技术、单一产品单打独斗,甚至恶性竞争的不利局面。”吴孔明建议,应该以国际视野进行手段配套、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和工作联动,为农业科技合作做好引导和服务。

  “下一步,我国应开展‘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农业科技需求调研和国别研究,制定‘一带一路’农业科技合作发展规划。我们应强化在动植物疫病防控、作物基因挖掘、水稻种植、蔬菜园艺、水产养殖、农业大数据、旱地农业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合作。”吴孔明说。

  空间技术:

  又快又准观测“一带一路”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所长郭华东说,“一带一路”作为一个突破性、全局性的国家战略,具有范围广、周期长、领域宽等特点。因此需对沿线国家的生态环境格局和发展潜力进行宏观、动态分析,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基础性、宏观性环境数据。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具有宏观、快速、准确、客观获取数据的特点和能力,是实现“一带一路”环境观测的有效手段。空间信息技术研发也能为沿线国家提供空间信息技术支持。

  郭华东指出了能够应用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空间技术,比如空间信息技术中的虚拟地面站、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数据处理技术;空间大数据工程中的可视化系统、数据共享系统、数据密集型科学。

  目前,我国基于卫星、平流层飞艇和飞机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通过完善地面资源,与其他观测手段相结合,形成了全天候、全天时、全球覆盖的对地观测能力,预计在2020年前后建成。同时,我国陆地观测卫星全国数据接收站网已覆盖亚洲70%陆地,填补了我国西部、南海与周边国家数据接收的空白,实现了国际领先水平的接收技术指标。

  为进一步加快空间技术在“一带一路”建设上的应用,郭华东建议应打造中国——中亚空间信息通讯技术合作高地。我国应发起地球观测组织(GEO)中亚计划,在GEO框架下,充分发挥我国对地观测领域的优势,在中亚建设虚拟地面站,开展人员交流、空间信息应用等工作;还应在中亚建立地面站跟踪网和增强系统,提高北斗系统的定位精度,为中亚各国提供导航定位和授时。“我国还应通过‘数字丝路’建设,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地区在数据信息服务、互联网业务和国际通信业务领域的互联互通。此外还应铺设高速跨国通讯光缆,建设统一的数字化信息共享平台,在新疆建立面向中亚的信息枢纽。”郭华东说。

  郭华东还建议,我国应与中亚国家以共同关注的科学问题为牵引,开展实质性合作研究,尤其在气候变化、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现代农业、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等领域开展互惠互利的合作研究,提升中亚国家的整体科技能力,也提高我国在中亚的话语权。

  油气及铁路:

  综合技术优势不断凸显

  “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战略合作存在长期互补性优势。‘一带一路’国家油气合作是我国油气能源保障的重要补充。去年我国进口原油3.11亿吨,进口天然气595亿立方米,‘一带一路’国家是主要资源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李阳说。

  李阳指出,在“一带一路”油气合作中,不仅要利用好资源优势,更要发挥好技术优势。因为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高投资、高技术、高风险的特点,参与国际竞争更需要先进技术做后盾。同时,各国油气藏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状况不同,需要创新高效的适应技术。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油气藏勘探开发全生命周期的开发技术体系,包含复杂油气藏精细描述技术、注水开发技术、高含水油田提高采收率技术、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缝洞型油藏开发技术等。李阳建议,我国应依托重大项目及重大技术带动装备和技术走出去,建立和完善境外油气投资带动工程建设、工程技术、物资装备走出去的鼓励政策。

  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朱鹏飞介绍了中国铁路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技术优势:“经过多年发展,中国铁路技术先进、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性价比高等主要技术经济特点日益凸显。现在,中国铁路不管是规模和技术,还是管理和人才,都具备与世界铁路强国竞争的优势,能够担负起‘一带一路’战略的重任。”

  中国铁路的技术优势可通过4大重要成就体现,如穿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大秦、朔黄重载铁路实现扩能改造;成功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跃居世界第一。中国高铁在工程建造、列车控制、客站建设、系统集成、运营管理等领域都掌握核心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体系。

  这些技术优势需要纳入高效的管理系统中。经过多年运营实践,中国铁路形成了基础设施、移动装备、综合检测、防灾减灾、应急救援为一体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高速铁路实行全线封闭管理,具有先进的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和完善的灾害预防措施、应急救援措施,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大风、降雨、冰雹、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各类突发事件,确保高速列车安全运行。

  “中国铁路还具有人才上的优势。截至目前,先后参与我国高铁研发生产的有国内一流重点高校25所,一流科研院所11家,国家级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51家,以及63名院士、500余名教授、200余名研究员和上万名工程技术人员。”朱鹏飞说。他建议,下一步我们应该加强利用铁路既有人力资源,为“走出去”提供技术支撑;引进国际化人才,为“走出去”增添动力;支持项目所在国人才培养,为“走出去”实现长期合作打好基础。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