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公共服务要均衡更要精准

2015年09月24日 09:1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科技公司中科百捷电子副总经理杜华明,近年从北京到秦皇岛发展,却一直为孩子上学的问题纠结。当地将引进北京优质中小学资源的消息让他喜出望外,“如果能实现,到时我肯定把家都搬过来”。

  香蕉批发大户樊金锁,下决心从北京新发地外迁到河北高碑店新发地物流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商户在物流园购房可享受落户的政策。“落了户,孩子到时就能在高碑店参加高考,不用专门赶回山西老家”。

  在河北保定就读的一位研究生临近毕业,北京的亲戚帮他联系好了工作。他却婉拒了,保定的科技服务业和市场让他动了心,“中关村都在保定开‘分号’了,我想在保定创业试试”。

  教育配套、异地高考、科技服务……几位受访者的诉求都指向了一个词——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水平的落差大,会影响区域间的要素流动,影响到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成效和区域的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产业转移更多遵循市场规律,而配置公共资源则更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

  这就对政府之手配置公共资源提出了“精准化”的要求。各地在配置公共服务时,要与产业和人口规模相适应,依据功能区扩大、产业结构调整、居住区建设、人口增加等因素,同步规划“科教文卫体”等基础服务。

  “精准化”也要联合市场这只“无形手”。政府的财力毕竟是有限的,需要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河北廊坊固安与华夏幸福公司以PPP合作的模式发展固安工业园成效显著。其中的合作办学项目,北京八中固安分校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捧。

  “精准化”还需用好科技“智能手”。此前,河北儿童医院和北京儿童医院一场相隔300公里的远程视频会诊,就让患者免除奔波,实现了在当地医院享受国内顶尖专家的治疗。在京津冀教育和医疗领域,远程教育、远程诊疗已经成为破解优秀教师、医生资源有限的“关键一招”。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