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上海10月23日讯(记者沈则瑾) 截至今年9月底,外商在上海已设立跨国公司地区总部525家,其中亚太区总部38家,投资性公司307家,研发中心最多,达391家。这是中国经济网记者在10月22日举办的“创新与发展:跨国企业在上海”高峰论坛上获得的信息。
当天还为“创新与发展:跨国企业在上海”创新实践案例评选活动评出的案例进行颁奖。这项评选活动得到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和上海市商务委指导,6月上旬在上海启动,评选紧紧围绕“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进行,广泛征集了在上海的跨国企业的创新实践案例,共收到来自41家跨国企业的近80个案例。在新媒体平台开展的公众投票活动吸引了超过570万人次参与,初评选出40个入围示范推荐案例。
10月13日,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领衔的专家评审团在这40个入围示范案例中最终评选出12个最佳示范创新实践案例,分别涵盖“本土合作与创新”、“政策推动与创新”、“人才发展与创新”和“企业发展与社区创新”四个层面,同时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在这批跨国企业创新实践案例中,既有西门子医疗携手上海卫生机构共建的国内首家、全球第三家质子重离子医院,也有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支线飞机项目贡献了4380多个日夜的GE航空中国工程团队;既有跨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在上海建立的中国第一个且目前唯一的具有国际标准的生物制药基地,也有被世界上30%显示器采用的3M中国研发中心发明的增亮膜技术;既有斯道拉恩索为中国市场提供智能包装,创新供应链管理的解决方案,也有罗氏诊断为上海市民用血安全提供保障的创新技术核酸检测。
科思创-同济生态建筑与材料研究院因“本土合作与创新”而入选12个最佳示范创新实践案例,据悉,该研究院一直致力于通过创新、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的平台构建一个更为绿色的建筑行业并激发跨领域的创新合作。科思创大中华区总裁胡迪文表示:“获此肯定我们深感荣幸。科思创-同济生态建筑与材料研究院为建筑领域带来的积极影响让我们深受鼓舞。我们希望推广研究院所代表的创新合作模式,以全力支持上海成为创新中心,并为中国的可持续解决方案添砖加瓦。”
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顾军说,跨国企业已成为上海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之一,在上海的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程中均发挥了良好作用。我们聚焦跨国企业的创新实践案例,希望能为本土企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国际经验,推动具有上海特色的科创能力的培养,提升上海在国际舞台上的科技创新竞争力。
(责任编辑:庄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