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地方经济首页 > 专稿 > 正文
中经搜索

山东商河:现代农业成气候

2015年12月09日 11:42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管 斌 张 鸣 赵新勇

  近年来,山东商河县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搞好资金整合、加大资金投入、落实技术推广、发展新型经营组织,将“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良景”的“六良”措施相结合,稳步扩大播种面积,不断提高粮食生产水平。目前,全县小麦平均亩产超过515公斤,单产居济南市第一。

  整合涉农资金向粮食生产倾斜。今年,商河县全面开展涉农资金整合工作,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整合多项资金,建设2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在良田建设上,计划投资3.7亿元,开挖清淤沟渠504公里,新建和维修桥涵1811座,新打与维修配套机井728眼,新建泵站259座,整修道路436公里及配套工程,形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

  农技服务到田,打通推广最后一公里。商河的农技推广有一套完善的体系,即“十百千万”工程——“专家包片、技术人员包村、科技带头人包户”责任制,确保每个万亩示范片有1名专家、10名技术指导员、100名科技带头人,负责技术宣传、推广和指导。通过层层培训、指导、示范,形成万亩片建设的主体和主力,使万亩示范片户户都有“明白人”。“农技人员定期深入到农户家、田间地头搞服务,打通了粮食生产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商河县农业局局长李东武说。

  “既要能下地,又要能上网。”在商河,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农民培训的主要方向。去年,商河县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200人,今年将继续培训500人。

  发展新型经营组织,提高土地经营规模。在商河,粮食生产企业、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粮食家庭农场、粮食种植大户、粮食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被称为“五朵金花”。商河把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重要措施来抓。目前,全县拥有粮食生产企业18家,粮食生产合作社210家,粮食生产型家庭农场102家,粮食种植面积5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120家;有专业化防治队伍35家,日防治能力达8万亩左右;成立农机专业化服务合作社12家,全县农机农艺结合率达80%以上。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监督。近年来,商河县委、县政府将粮食生产纳入全县考核重要内容,加大对乡镇和县直部门考核力度。商河县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的意见》,建立了粮食高产创建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定期召开,实行决策部署、规划制定、项目布局、资金整合、高产创建“五统一”,乡镇(街道)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搞好统筹协调,加强监督检查。(经济日报 记者 管 斌 通讯员 张 鸣 赵新勇)

(责任编辑:宋雅静)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