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大山深处祖孙三代38年义务守护输电"血脉"

2016年02月04日 21:58   来源:中国经济网   

  谢志勇是谢元恒的儿子。1985年前后,洪建军任运检班长,每月都要从城里进山来巡视运维工作,谢家是他的歇脚点,吃住都在谢家。当时只有几岁的谢志勇,圆圆的脑袋,屁颠屁颠地跟在大哥哥一般的洪建军身后十分讨人喜欢。洪建军家住常德市区,决定认谢志勇当“继伢”(干儿子)。两家因为“黄德线”这条经济“血脉”、因为共同守护的国家财产、因为城乡的万家灯火而成为远亲。1997年,18岁的谢志勇还在上学,就开始协助爷爷和父亲义务护线,后来,“八十年代的新一辈”谢志勇怀揣着年轻人的共同梦想南下深圳。正在他干得有滋有味的时候,义务护线了大半辈子的爷爷病得丧失了劳动能力,善良慈祥的母亲患上了尿毒症。

  年过五旬的老父亲要照顾身患重病的母亲和爷爷,要爬上那么陡的山上去清障,能行吗?亲身经历过护线坚难的谢志勇想起了两件事:那是一年春天,当地农民有开春前烧荒的习惯,一阵风吹过,火星子飞到了远处的山里,倏然间,山里浓烟滚滚,他父亲带着五六个人一路狂奔,连胶鞋都被山上的荆棘挂掉了,几个人硬是在浓烟中用柴刀砍出了一条隔离带,山上的高压电线保住了,几百亩山林保住了。那时的父亲还年轻,那时的山上还住着好多人,如今,父亲已经老了,山上的几十号人也搬到山外面去了,连村里的700多人都搬到山外的马路边、集镇上去了,独守大山深处的老父亲,如果再碰上这样的事,他还能顶得住吗?

  他还记得那惊心动魄的一幕。那也是一个春天,山上的竹笋发疯地长,一个晚上长得一两米。那一天清晨,父亲去护线,看到一根竹笋子长得快接到高压线上了,父亲举刀一砍,只见弧光一闪,父亲连忙就地一滚,才远离了危险。原来,天空中的高压线已向高高的竹笋放电,父亲的手紧握砍柴刀,刀已与竹笋接触,感应电通过竹笋传给刀,......如果再发生这样的事,年过五旬的父亲还能那样身手敏捷吗?

  谢志勇越想越可怕!要想让父亲放弃“义务护线”,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爷爷传下来的事业,因为父亲是一位共产党员,因为他要坚守大山,才不肯搬离大山,才会至今仍孤独地带着重病的母亲独守大山!

  2007年谢志勇就这样放弃了深圳的城市生活,回到了他熟悉的大山,回到了父母亲的身边,回到了他从小就熟悉的、爷爷走过了大辈子的、父亲仍然在继续走着的弯曲的、陡峭的山路。

    

父子两讲述“护线”故事

  回来了,他才知道爷爷父亲有多难!直角只有90度,但这里的陡坡就有70度。电杆与电杆之间,只有300到350米,但逢坡必爬、遇水必趟,电线下、不能长柴不能长竹,特别是春天,竹笋长得快,今天刚砍完这一片,响一阵春雷下一场春雨,那一片又疯长上来了,真的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到了年三十、七月半、清明节,这一拨人刚上山放完炮祭完祖,那一片山上又噼里啪啦响起了鞭炮,待老父亲上气不接下气跑过去,对面山上又噼里啪啦炸响了,那一个累啊!就是他这样一个年青力壮且在山里长大的小伙子也会累趴下,何况六七十岁的老人家。他注定留下来,接过父亲手中的“枪”,走爷爷父亲走过了一辈子的这条弯弯的山道。

  回来了,他才知道情义有多贵重!2012年,爷爷去世了,山里山外的人都来了,城里认识的不认识的也来了,那长长的送葬队伍,至今都让谢志勇感叹:一辈子没出过大山的爷爷,在山外有个好大的世界呀!他母亲患尿毒症,每周都需要透析,巨额的医药费靠他父亲的双手在山上捡竹枝扎扫帚卖。他父亲扎的扫帚扎实得就像父亲的为人一样,乡里乡亲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来买竹扫帚,也从来不讨价还价,那一份情都默默地扎在那一把又一把竹扫帚里;老父亲谢元恒一年下来扎竹扫把要卖2万多元,砍楠竹要卖三四千元。如今,国家规定的维护费提高到了每米每年0.6元,19公里一年也就一万来元。“穷是穷点,但俺穷在深山有远亲!”

  他回来了,真正感受到了“穷”在深山有远亲的社会真情。他家住的那个叫岔坝滩的大山坳里,过去周边还住了七八户人家,如今全部都搬出了大山,芦家坪700多号人都搬到了山那边的集镇街边了,只有他一家,为了这19公里高压线的安全,为了新来的大学生巡线员还有个歇脚的地方,还坚守在大山深处。但是,他们不孤独!他清楚的记得,常德电网的党组织每年都会带着党的温暖走进深山老林;城里的青年团员也一拨拨走进了大山,和他家结对子,一个个在他家住过的老巡线员又回来了,走亲戚般地在深山中的谢家穿梭……尽管独居大山的谢家目前还很困难还很穷,但他们不孤独,大山深处的谢家屋场里,时不时传出的城里人与山里人、干部与农民、青年人与老年人大融合的笑声,惊醒了古树上栖巢的飞鸟,引来了目光惊讶的野兔--“穷”在深山有远亲?!

  “隔两天就过年了,春节怎么过?”面对记者的提问,“谢老”父子随意一笑:俗语说,腊月二十七,家家杀公鸡;二十八,打糍粑;二十九,围在一起喝甜酒;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四方。我家可不能这么干!过年了,当地有上坟祭祖的风俗,我必须对所有高压杆线下的隐患清除。腊月二十七,对298号至315号杆段线路下方的坟点杂草进行清理;二十八,对316号至330号杆段线路下方的坟点杂草进行清理;二十九(除夕夜)和大年初一上午,对沿线山火隐患点进行巡视(常德当地有给已故的长辈除夕送亮和初一拜年的风俗);初二对298号至310号杆段的巡线道进行修整;初三对310号至320号杆段的巡线道进行修整;初四,对321号至330号杆段的巡线道进行修整……

  岁月是一条流淌不息的河,人生在这条长河里洗礼!谢家祖孙三代因为一条电能输送通道的进山而改变了人生。大山深处的三代农民因为有了对义务守护银线的一时之举而有了一生的至爱、一生的依附、一生的归宿,也有了深刻而永恒的人生。

  榜样的人生是平凡的,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谢老”祖孙三代的这种无私之助、无怨奉献,在常德已演绎成一种事业精神与人格魅力的传递。在遍布常德地区主网线路大动脉的区域,电力工人都与沿线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国网常德供电公司因势利导,巧妙地运用好了这种新型而又传统的干群“鱼水关系”,探索形成了“群防群护、打防结合、属地管理”的护线模式,目前,全市电能输送线沿途已有170多位农民像“谢老”一样,成为义务护线员。仅2014年,义务护线员就发现并上报输电线路山火、外破等突发性事件20余次,有效地避免了因隐患而引发的事故,为消除设备安全隐患和维护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义务护线员除了主动参与护线外,还宣传带动沿线农民自觉保护国家电力设施,发动沿线群众自觉参与到保护国家财产安全的工作中来。 (中国经济网记者 刘麟)

(责任编辑:王子威)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