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升级 在东莞寻找痛点与答案

2016年03月22日 07:25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5年12月底,一辆从东莞石龙出发的列车,由南向北几乎穿越了整个中国大陆,在经历了17天的行驶后,经由满洲里关口抵达莫斯科。这条线路被命名为“粤蒙俄”国际班列,它极大缩短了以往45天的海运时间,广东生产的手机、家电、轻工产品被远销俄罗斯,运回来的,则是大量肉制品、木材、纸张。

  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命题下,“粤蒙俄”班列的进出口货物十分形象地呈现出了“中国制造”的积极变化——从中间产品到终端产品、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从劳动密集到科技集约。它让我们开始注意到,东莞,一座被誉为“世界工厂”的城市,正努力寻找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答案。

    3月21日至25日,中国经济网记者深入东莞各专业镇及企业进行调研,观察并记录东莞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上的生动实践。

  “今天你不自我调整 明天市场就调整你”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们明显感觉到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不行’了。”东莞市横沥镇党委书记陈锡稳回忆起当时的东莞不免感慨。由于外部需求不振,导致外贸订单骤减、工地厂房空置率攀升、经济发展乏力,以加工贸易为主、对外依存度极高的东莞,面临着向何处去的困惑。

  然而,痛点便是起点。据陈锡稳介绍,当时,许多企业家并没有死心,仍旧期待着靠吃饭、喝酒、拉单的“订单经济”能够卷土重来,等危机一过去太阳依旧升起。“我借用了省领导的一句话和他们讲,‘今天你不调整,明天市场就要调整你’。东莞的传统制造业企业那么多,如果把不适合市场的企业全部搬出去,那我们怎么活?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转型升级。”陈锡稳说。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了解,横沥是有名的模具专业镇,在转型升级以前,横沥大量生产制造玩具模具,技术含量低,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转型升级以后,横沥主攻复杂、大型、长寿命的汽车模具配件、手机零部件,现在,成了全球最具规模的汽车金属件模具小镇。

东莞一家企业的手机零部件自动化加工生产线。中国经济网 王子威/摄 

  “脱胎换骨”的事情不止发生在横沥。2014年,诺基亚东莞工厂的解散曾引发了舆论的强烈关注,其中亦有不少“唱衰”的声音。但一年多以后,再次聚焦位于东莞南城区的诺基亚旧厂区,这里已经变成了满溢经济活力的“聚大”电商产业园。改造后的产业园出租面积达到2万平方米,容纳了70余家电商企业,其中不乏神州租车、美誉标识等知名企业。

  广东聚大实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锡林介绍,园区特意为入园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培训,一方面拓宽企业产品的销售渠道,一方面又能通过互联网数据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从而提示企业产品质量及市场竞争力。

  在东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例子不胜枚举。从依靠人力、土地、环境、资本的“要素驱动”到依赖科技创新的“创新驱动”,政府与企业已经形成了良好的默契,一方出政策、一方出资出力。

  据东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近年来东莞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等现代工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东莞经济发展质量大幅度提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由2010年的7.14万元/人提高到2015年的9.5万元/人;土地产出率由2010年的4.01亿元/平方公里提高到2015年的5.39亿元/平方公里;经济增长的能耗水平不断降低,2015年单位GDP能耗下降率达7.9%,超额完成国家目标。

  “我们靠自主研发撕开进口垄断的口子” 

  在广东中能加速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车间里,陈列着数台放疗模拟设备,尽管有许多人前来参观,但科研人员依旧在工位上调试,空气里透着初春的寒意。

  “创新创业者无疑是寂寞的。我们要投入数年的时间以及大量的资金、人力去进行研发,在成功之前,没有人知道我们;而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回报周期又太长。”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中能加速总经理杜湛博坦言,做医疗、做研发、搞创新,需要耐得住。

  中能加速是一家致力于肿瘤放疗设备的高科技企业。此前,在肿瘤放疗领域,国内所有医院使用的设备都来自进口。因进口设备价格昂贵,带图像引导的放疗设备需4500万元人民币,仅有少数医院得以使用。目前,全国只有2000台这样的设备,市场缺口达到10000台。

 

中能加速研发的肿瘤放疗模拟设备。 中国经济网 王子威/摄 

  据杜湛博介绍,这5年多来,企业投入了1.6个亿进行研发,突破了核心难题,成为国内唯一、国际上第三家能够自主研发加速器关键核心部件的单位。其开发出的同类产品不仅将价格拉低致2000万元/台,最新一代产品还成功赶超了国际最先进水平,做到世界唯一。

  就在中能加速车间的正对面,是另一家科技型创新企业——盈动高科自动化有限公司。起初,创业团队的4人从西门子辞职,投身到国产机器人绝对值编码器的自主研发事业上,用盈动高科总经理杜昭辉的话说,就是“撕开了进口垄断的一个口子”。

  在此之前,机器人编码器的核心技术全部由海德汉等国际品牌拥有,国内工业机器人使用的编码器90%以上需要进口,而高端领域则100%依赖进口,军工企业和军工产品概不例外。而盈动高科通过用光电技术代替磁技术,自主研发出了用于机器人运动定位的编码器,不仅将售价拉低近50%,更是打破了对美、德的依赖。

  如今,本土企业的创新创业势头让东莞市科技局局长吴世文对未来充满着希望,他在接受采访时自信地说到:“10年前,深圳的科技创新没什么名气,但现在让全国、全世界瞩目;现在的东莞,就要沿着这一条路走,久久为功。”

  数据显示,2015年,东莞全社会研发投入(R&D)预计达146亿元,占GDP比重2.3%,分别比2010年增长182.56%和提高1.08个百分点;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11166件和2795件,比2010年分别增长255.27%和532.35%,科技创新已经蔚然成风。

  “以前我们出口材料 现在出口科技” 

  “东莞塞车,全球缺货。”这句话极其形象的描述了昔日东莞的辉煌。虽然盛况不复存在,但东莞作为全国外贸重地的地位并没有动摇。东莞市市委书记徐建华对记者介绍到:“目前,东莞的进出口总额在全国个大城市中排名第五位,分别占全国的4.2%和全省的16.4%。其中出口在全国排名第四。这对于一个地级市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另一组数据则更加生动地显示了“世界工厂”的名不虚传,2015年,全东莞智能手机出货量2.42亿台,占全球出货量的18.7%,也就是说,全世界每出现10台新手机,就有2台是东莞生产。

  霍瑞鸿是嘉丰物流的一名货车司机,如今已经63岁的他跑了十余载货运,从最细微处,他见证了东莞出口产品的变化。霍瑞鸿说:“以前,我往海关拉的都是塑胶、衣服这些东西,现在电子产品、高科技的东西越来越多啦!”东莞市商务局党组书记陈仲球的解释是:“以前我们出口材料,现在出口科技。东莞的出口结构,正在从中间产品到终端产品、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从劳动密集到科技集约型转变。”这便是如今东莞的外贸现状,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创造了更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同时在出口上得到充分体现。

  这些积极的变化是徐建华最愿意看到的,他表示,通过坚持不懈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东莞的经济已经呈现出效益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动力加快转换、后劲显著增强的良好局面。

  东莞的春天正在回暖。数据显示,去年全市外贸进出口突破1万亿元,增长4.2%;出口突破1000亿美元,达1037.2亿美元,增长6.9%,在全国外贸持续低迷的形势下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全市生产总值达到了6275.06亿元,同比增长8%,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东莞正式进入GDP千亿美元“俱乐部”。(中国经济网 王子威)

    相关新闻

    求解东莞转型密码:向重点改革要牵引力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