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开创对外开放新格局

2016年05月16日 07:5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推行互利共赢的重要平台。作为新时期对外交往的顶层设计,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开创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我国对外开放总体上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中西部地区面积占全国的86%,人口占全国的58%,而进出口贸易仅占全国的15%,利用外资仅占16%。统计显示,“十二五”的初期,我国中西部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占全国的份额均不到10%,对外直接投资仅占19%。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将加快“向西”开放步伐,推动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沿江向内陆、沿边进一步延伸,逐步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中西互动开放的全国对外开放新格局。

  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发生历史性变化,我国由资本输入大国成为了资本输出大国。面对纷繁复杂、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升级调整、产能过剩和就业压力加大的形势,迫切需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开拓国际合作的新空间和新领域,形成互利共赢的区域和全球经济布局。“一带一路”涉及亚欧非众多国家和地区,东有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穿越非洲,环连亚欧,涉及沿线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助于我国构建面向全球的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能源链发展,保障能源安全、资源安全和经济安全。

  “一带一路”建设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两年多来,已有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达了积极态度,这体现了“一带一路”深厚的民心基础和在全球广泛的亲和力、吸引力。中国秉持正确的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愿与沿途国家共同发展,把中国的机遇化为世界机遇,把世界的机遇化为中国机遇,实现互利共赢,共建利益共同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禀赋各异,发展水平不一,比较优势各有差异,互补性很强。我国外汇储备居全球第一,具备技术优势的产业越来越多,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经验丰富,对外投资合作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未来5年,中国将进口超过10万亿美元商品,对外直接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出境游客将超过5亿人次。建设“一带一路”有利于中国与沿线国家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促进区域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把经济的互补性转化为发展的推动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叠加效应,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形成互补互利互惠的新局面。

  令人欣喜的是,“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取得了不少阶段性成果。我国与俄罗斯签署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联合声明,与欧盟就“一带一路”与欧洲投资计划对接达成重要共识。我国与哈萨克斯坦共建的霍尔果斯跨境合作区,和老挝共建的磨憨—磨丁跨境经济合作区等正在稳步推进。印尼雅万高铁、匈塞铁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等一批示范项目已经建成或正在积极推进。中白工业园、中马钦州产业园和马中关丹产业园、中印尼综合产业园、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等建设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成功合作典范。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建设已取得可喜进展。去年,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直接投资148亿美元,增长18.2%;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926亿美元,增长7.4%。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更加看好和期待中国的发展。“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是中国面对世界展开的“双翅”,必将飞向更加广阔的天空。(徐惠喜)

(责任编辑:杨淼)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