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天津5月23日讯(王子威)“向天空要发展”是城市面临土地资源瓶颈下的重要对策。在寸土寸金的天津,正大力发展楼宇经济,让现代服务业“爬楼上户”,打造“立起来的开发区”。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天津正在运营的商务楼宇增加到778个,实现税收622.4亿元,税收超亿元楼宇达171个。
合理调整城市空间结构既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也能促进经济的更好发展。图为天津市城市规划模型。 中国经济网王子威/摄
财政“四两拨千斤” 补贴楼宇建设投入产出比达1:31
五年之前,天津只有120栋商务楼宇,其中每年税收超亿元的楼宇仅仅27个。全市商业主体分散、集聚效应不好。而在土地资源紧缺和转型升级要求迫切的紧逼下,天津市看到了楼宇经济“占地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特点,把楼宇经济作为天津“十二五”的发展重点,推动全市楼宇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分散到集中,形成了一批具有集聚和带动作用的示范楼、特色楼。
从2011年起,天津从全市商务楼宇范围内遴选出一批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楼宇,进行精心培育、重点扶持。对这些重点项目市区两级财政按照税收贡献给予了不超过1000万元的财政补贴,用于改善楼宇软硬件设施及环境。截至目前,市区两级财政累计下拨扶持资金11.7亿元,投入产出比达1:31,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放大作用。
通过整合地块资源、连片开发,天津集中打造了一批标准高、配套好、品质优的特色楼宇和精品楼宇,形成了友谊路、小白楼、南京路、海河沿线等楼宇聚集区。
楼宇经济已成为天津市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中国经济网王子威/摄
调城市空间结构促产业优化升级 天津服务业赶超二产
河西区友谊路金融服务带依托金融品牌优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金融类楼宇聚集区;河东区对天津站后广场地区进行了整体规划,新建了一批商务楼,形成了车站广场经济商务楼宇聚集区……
近年来,天津市通过发展楼宇经济汇聚了大量的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这些高端要素集聚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该市现有的6.46万家楼宇企业覆盖了金融、区域总部、研发中心、结算中心、房地产、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等多种现代服务业,形成了高端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了现代服务业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天津服务业税收达到1039亿元,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到52%,其中楼宇经济的贡献率超过了一半。如今,楼宇经济已成为天津拓展城区发展空间、集聚高端优势资源、增加服务业发展总量、提升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载体。
“十三五”末建成400座“亿元楼”
天津市中小企业局局长尉永久表示,下一步天津还将继续巩固楼宇经济的已有成果、发展壮大规模、提高税收效益。
据他介绍,“十三五”期间天津将按照盘活一批“空楼”、升级一批“老楼”、打造一批“群楼”、抓好一批“小楼”的战略,针对空置商业楼、厂房、经济效益差的老旧楼、管理水平低的楼宇进行对症下药,培育一批行业楼、产品楼、创意楼,打造一批特点突出的楼宇集群。
天津市计划到“十三五”末全市商务楼宇项目达到1100个,总建筑面积达4000万平方米,亿元楼宇数量力争达到400座,楼宇税收能力达1000亿元,真正实现“立起来的开发区”。“从现在看,情况非常乐观。”尉永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