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苏州5月23日讯(记者薛海燕、唐若问)5月18日,第九届江苏省园博会在风景如画的苏州吴中太湖之畔持续了31天的华丽绽放并圆满落下帷幕。闭幕式仪式简朴隆重,省、市、区政府相关领导,省园博会组委会成员,各市代表团,以及花事园事竞赛中的获奖者代表、园博园管理者、建设者代表共约300人参加了闭幕仪式。
本届园博会紧紧围绕“水墨江南?园林生活”主题,实现了举办一届“理念超前、科技领先、效益显著、影响深远”的盛会目标。 本届园博会坚持生态造园理念,打造了具有鲜明地域文化与水乡特色的现代新园林;坚持惠民办会办展,实现了园博会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同时广泛运用造园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新江南园林建设之路。
苏州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周伟强说,将科学谋划“后园博时代”园博园的可持续发展,围绕“园艺精品园、生态优美地、文化展示区、旅游新景点、市民好去处”五大功能定位,增加“吃、住、行、游、购、娱”服务元素,把园博园打造成为服务广大市民的综合性园区。
本届园博会在延续往届园博会成熟经验、成功做法的基础上,很多方面形成了新的特色和亮点。一是充分利用毗邻太湖的优势,整合原有资源,建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水墨江南”新园林,展现了风光秀美的太湖景色;二是举办了系列“园艺与生活”互动体验活动,让园林艺术走进百姓生活,突出惠民办会宗旨;三是积极探索运用“海绵”技术,体现生态节约理念,建成了具有示范意义的江苏首个海绵公园;四是总体规划改变往届布局模式,建立了“展区大主题+片区分主题+展园小主题”构架,鼓励参展城市创作创新。五是串联起公园、家园、田园的建筑景观、大地景观、乡村景观和湿地景观,形成“三园合一”的独特景致。六是将柳舍村纳入园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江南民居景观,逐步完善村落业态。七是首次引入国际展园,使浓厚的苏州园林文化与西方园林文化在园内融合,并建成苏州市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让中西方文化完美交流;八是践行生态节约的造园手法,积极采用当代造园新工艺、新材料和植物新品种,发挥了较强的示范引领作用;九是在展园布置、交通组织和设施配套上,综合考虑各类设施临时性与永久性的衔接转换,为后园博的发展打下基础。
据主办方初步统计,开园期间园博会共接待游客136万人次,园博会5条专线运行6784班次,运送游客33.08万人次。在5月18日展会闭幕后,博览园将进行闭园调整,对园内配套设施做进一步提升与完善,继续留存在苏州吴中170多公里生态优美的太湖岸线上,成为环太湖旅游链上一颗新兴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