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将郑州建成国际性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门户、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提升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这是河南郑州市近期明确提出的未来五年发展方向。
过去10年间,郑州“长大”70%,航空港区航空货运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致力建设国际航空大都市、国际物流中心、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使郑州迈向国家中心城市的底气越来越足。
10月29日,郑济高铁濮阳段和新乡段同时开工,意味着河南米字形高铁网络构想全部落地,同时,以郑州为核心的“两环多放射”高速公路网、“三横八纵”国省干线公路网基本形成,航空、铁路、公路“三网融合”,郑州枢纽地位名副其实。
瞄准“四港联动、三网融合和多式联运”的大交通格局,郑州着力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立体交通枢纽。
如今,井字+环形高架、两环31条放射生态廊道、288条支线路网、10条市域快速通道、16个高速出入口、地铁线网……一系列畅通郑州组合工程的实施,让城市骨干路网基本成型。地铁1号线、2号线通车,多条新线路在建,地铁规划线总数多达21条。
今年8月,河南自贸区获批,加上此前已经批复的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四大国家战略在郑州叠加,为郑州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目前,郑州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65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6500亿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今年,清华大学发布的《中国城市创新环境排行榜》,郑州排名第九。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如今的郑州,汇高智聚英才,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的智力保障。2015年,郑州发布“1125”聚才计划,以充分发挥人才对科研、创新能力的引领作用。
郑州宇通、中铁装备等一大批郑州制造叫响全球。2015年,郑州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2万辆大关,宇通公司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从示范推广到产业化的跨越。
围绕做强先进制造业和中国制造强市建设目标,郑州在着力形成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新材料等7大产业基地,努力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5000亿级汽车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
未来的郑州,将展现更加开放的姿态。
郑州市将以航空港实验区建设为引领,以开放创新为动力,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生态建设协调推进,加快向国家中心城市迈进的步伐。
如今,国内外商业、物流巨头纷纷落地郑州,商业综合体遍地开花,跨境贸易在进出口出现瓶颈之后逆市拉动,“一带一路”建设助力自贸区政策落地,5亿人口的大市场成为新的展望……国家中心城市的商贸特质,在郑州一览无余。
临空经济突飞猛进。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负责人说,按照规划,该区将努力实现“五年成规模、十年立新城”的目标,为郑州加快迈向国家中心城市起到引领助推作用。
一个“网”通全球的大枢纽正推动郑州加速融入世界。依托航空国家一类口岸,郑州打通走向国际的空中走廊;依托郑州国际陆港、铁路国家一类口岸和多式联运体系,郑州构建以中欧班列(郑州)为载体的亚欧陆路走廊;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发展跨境E贸易,跨境电商业务直通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日均处理能力达500万单,郑州已成为“买全球卖全球”的贸易中心。
随着新型城镇化不断推进,交通网络发达密集,产业结构加速调整,郑州正向着未来的国家中心城市阔步前行。(经济日报记者 郑 波 夏先清 通讯员 石大东)
(责任编辑:杨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