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舍得把最好的地拿来建公园
土地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是最重要的“财路”,其他的事情也通常会为此让路,但在扬州却是不同的。
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党校的一组学员来到扬州学习实践时发现,这里展现的“人文、生态、精致、宜居”特色背后,是一种不同的城市建设理念。
学员们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到扬州后的第一感受首先就是这座城市的环境:绿色覆盖、公园林立。特别是在城市的中心地段,寸土寸金之地也同样建设了大大小小的健身休闲公园。例如,现在非常受百姓喜爱的宋夹城公园位于市中心地块,当初是规划用做商业开发的,设计方案都论证过了。但由于虹桥坊改造拆了老体育馆,城北一带市民没了锻炼的地方,便呼吁再建设一个体育场所。面对巨大土地出让收益和百姓需求,经过慎重考虑,扬州的决策者最终改变了规划,在涉及民生的重大问题上倾听了民意、选择了民意。舍得拿出最好的地块来建设民生工程,这一举措获得了市民及各方面的点赞。
目前,扬州市区面积超过3000平米的城市公园达80多。不仅数量多,公园的服务理念也随着市民的需求不断提升,并使得城市公园的功能不断演化。从最初的古典园林,到现代的人民公园,到改善环境的生态公园,再到目前的集合生态+休闲+健身的综合服务平台。扬州百姓出门步行15分钟基本就能达到一个附近的健身休闲公园。
据市委相关文件显示,扬州对城市公园体系建设已有了更全面、更有前瞻性的定位:提高人类福祉、改善公众健康、孕育社会文明、打造宜居环境、引领城市化进程。一个具备如此多功能和意义的公园体系,无疑会成为城市长远发展的巨大财富。
图说:宋夹城公园内为百姓提供了运动、休闲及读书娱乐的场所。中国经济网记者张益勇/摄
图说:高速路下面被装饰并建成百姓免费健身场所。中国经济网记者张益勇/摄
惠民工程:让百姓幸福看得见摸得着
王选林是扬州高邮新联社区的居民,他介绍说,现在政府修了很多公园,市民有了各类健身跑步的场所,原来邻里街坊见了面都问“吃了吗?”,现在已改成了“跑了吗?”。政府修缮整治城市环境,满足了百姓的新需求,大大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指数。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大小广场的建设丰富了群众的文体生活,而另一些惠民工程则实实在在地解决了市民的生活难题。王选林回忆说,过去小区门口的马路上“大拖拉机摇摇晃晃,小拖拉机横冲直撞,自行车见缝就钻”,赶上学校放学,拥挤不堪。后来,政府通过整治河道、拓宽街道,如今的场景是“人流通畅、秩序井然”。解决了百姓生活中得难题,“这种幸福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此外,文化保护工程的实施提升了城市的魅力,现在来这里参观、休闲、置业的人越来越多了。
年龄稍大的市民向记者感慨道“老百姓过去大家都是忙生存,后来是忙生活,现在是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百姓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升,惠民工程的建设也是永远在路上。
图说:扬州高邮老区,整治后的街道一角。中国经济网记者张益勇/摄
发展理念:百姓需求是民生建设的最大目标
从2002年起,扬州已连续15年将每年的“1号文件”聚焦于民生建设,民生工作的重的内容也逐步由“解困民生”向“普惠民生”和“幸福民生”转变,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套路。为了让“1号文件”可具可操作,在前一年的九月就开始征集民意,听取百姓需求。在实施过程中政府还组织百姓参与,在事中和事后主动接受百姓监督,通过各类媒体公布民生建设的相关信息。真正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也需要让更多市民参与,使民生工程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得到更多百姓的点赞。
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发展经济已不是扬州发展的唯一目标,关注人民生活,了解百姓需求,满足群众利益,成为扬州发展的着力点。中国经济网记者在这里感受到,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升,“打造健康中国的扬州样本”,正在成为扬州民生工作的新话题。
“你幸福吗?……”这个一度热门的大众话题,绝不应只是说说而已,百姓幸福指数的提升,来自正确的民生事业发展理念以及各级干部脚踏实地地的工作。在扬州学习调研的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党校学员向记者表示“扬州的民生实践让人感到,搞好民生建设只有从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运用科学的工作方法,并用心努力坚持做下去,就能获得百姓认可并惠及子孙”。(中国经济网 记者 张益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