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城商行发展高级论坛”在浙江义乌召开

2017年06月06日 11:33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金华6月6日讯(记者黄全斌、徐燕飞)6月5日,《供给侧改革:城商行发展高级论坛》在浙江义乌召开,围绕“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城商行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展开讨论。

  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金融力量,城商行经过二十多年的成长,当前已经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据统计,2016年末,城商行总资产达到28.24万亿元,比年初增长24.5%,高出行业增速8.7个百分点,在整个银行业中的市场占比由2016年初的11.7%提升到12.5%。但是,在风险形势尚未好转、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结构深化调整等因素的影响下,当前城商行发展面临更大挑战,如何在不忘初心、坚守定位、控好风险的前提下,加快推动转型发展,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助力供给侧改革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之一。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董事长金子军表示,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内金融体系最具活力的群体,城商行正在监管引领下持续发力,将有限的资源专注于地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助力地方政府打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浙江稠州商业银行行长周瑞谷以该行30年发展历程为例,分享了稠州银行在市场中求生存、谋发展的成长感悟:一是不忘服务地方经济、服务小微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初心,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将有限的资源专注在自身擅长的商贸、小微、社区金融领域。二是坚持市场导向,创新产品体系、担保方式和评审技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拼服务、拼效率。三是不断完善风险管控模式,在探索和完善“地缘信贷”+“量化模型”的小微风控技术的同时,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对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从严管控,将有效防控风险作为重要生命线来守护。

  上海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兆安认为,目前国际经济形势“长期性低迷、全球性共振”,国内宏观经济面临着动力结构失衡、产业结构失衡、供求结构失衡三大难题,企业面临着需求萎缩、成本不降两大危机。他指出,在当前整个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生活结构大转变的时期,企业家眼光一定要放长远,在“模式为王、复制为王、平台为王、融合为王、定制为王”这五个方面加以突破。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副主任董振华从哲学角度对“为什么改革、怎么改革”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我们原来的经济结构是一种失衡的结构,而这种失衡结构不仅不利于经济增长,而且更主要在于它不能体现经济发展的目的。我们无论考虑任何的改革发展,首先要进行价值理性的反思。到底这个事情该不该做,它的意义在哪里,只有符合价值理性的手段才是我们应该采取的。”

  《银行家》杂志社主编、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松奇认为,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远远超过2015、2016年,中国经济企稳态势已经形成。他指出,所谓的商业银行转型之路,每个行都可以根据各地不同情况走出自己的路子,可以是全能战略,也可以是针对某个领域的聚焦战略,如发展智能银行、回归传统业务等,当前则必须按照监管要求加快行为转型。

  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金融市场部总经理党均章认为,当前城商行现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加剧、流动性风险上升、负债成本刚性上升,存款稳定性下降等较为突出的问题。他表示,对银行来说,某种程度上讲现金为王的时代来了,基石业务依然是传统业务。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韩汉君作了《中国城商行发展报告》,全面分析了城商行的总体发展现状、发展特点、问题与挑战等。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