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克拉玛依让戈壁荒漠变“青山绿水”

2017年06月23日 14:2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克拉玛依6月23日讯(记者马呈忠)622日记者从新疆克拉玛依市召开的荒漠生态建设规划实施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按照规划建设时序,到2030年,克拉玛依城市外围940.25平方公里戈壁荒漠规划区内沙漠化、植被退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受损受威胁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将彻底得到解决或明显改善。届时,将呈现出一个天蓝、地绿、水清的克拉玛依。 

  “城市外围的生态问题会导致自然条件退化,极易出现大范围生态失衡,使城市和经济社会发展难以持续。为此,我们将城市外围荒漠植被环带绿地,纳入城市生态防护体系,形成城市完整的生态绿地防护体系” 克拉玛依市委书记赵文泉在发布会上表示。 

  据悉,根据《规划》,在近远期,克拉玛依将实施玛河古道及玛依湖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工程,奎北铁路北侧活化沙地防风固沙工程、碳汇林东侧活化沙地沙产业建设工程、北部低山丘陵与山前戈壁荒漠生态保育工程、西戈壁地质公园景观保护与植被恢复工程,东环路东侧雅丹丘陵景观保护与植被恢复工程等多项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克拉玛依市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是一座因石油而兴起的城市,所处域内大部分地貌为戈壁荒滩,是一座自然条件先天不足的资源型城市,地处温带干旱荒漠区,常年干旱少雨、土壤碱性化、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近年来,克拉玛依市通过实施“大绿化工程”、“蓝天工程”、金龙湖应急水源地、九公里湿地治理、城北森林公园、西月潭戈壁森林公园建设等工程,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以上,全市绿地面积由2010年的3.33万亩提高到2016年的10.79万亩,增加了2倍多,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9.04平米提高到11.62平米,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当日,《经济日报》记者在克拉玛依市区西部外围的玛依托别荒漠生态保护区内看到,梭梭、骆驼刺、琵琶柴等耐旱植物长势良好 ,绿意延伸。 克拉玛依市农林牧业局林检局局长宋革新说,与城市南部相比,该保护区地势较高、水源少,采取减少人为干预、封育等措施进行保护。通过多年的保护,植被覆盖率有了明显提升,有效防止土地沙化态势。 

  目前,克拉玛依市在保护原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对荒漠生态保护区施行少量人工干预、运用科学合理的生态恢复技术和低成本维护措施促进区域整体植被盖度与生物量的增加,有效防止土地沙化态势,保护重点野生生物物种,恢复原始生态景观异质多样性,建立和完善城市近郊生态防护圈层和城市外围生态安全屏障圈层,正在形成完整的城市生态绿地防护系统。 

  新疆是我国沙漠化、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风沙危害最严重的省级行政区之一。目前,89个县市有沙化土地分布,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占全国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是全国沙尘暴的主要策源地之一。  

   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牟振江表示,经过60多年的发展,克拉玛依已从当初“没有草、没有水、连鸟儿也不飞”的荒漠戈壁,发展成为“绿树成荫,环境优美的”宜居之地。当前,克拉玛依开展的外围荒漠生态恢复与建设工作,在全疆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为新疆全面推进荒漠生态恢复技术与建设工作树立了信心,提供了技术保障,意义重大。 

  ?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