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末,江西省精准识别建档立卡119万户342万贫困人口,到2016年末减少到113万人,共减少22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9.7%降至3.3%,下降6.4个百分点。一个个贫困的村落旧貌换新颜;一家家贫困户过上幸福新生活。
不能让老区人民掉队
2012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赣南这片红土地送来了实实在在的好政策和真金白银的投入,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老区人民。
2015年3月6日,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殷殷嘱托:我们决不能让老区的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要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起,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这是我们党的历史责任。
2016年2月2日,南方小年。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沿着崎岖山路,来到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看望慰问贫困群众。在井冈山,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省脱贫攻坚又提出了明确要求:“全面小康是全民共享的小康,必须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更不能让老区人民掉队。”
5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下,江西发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时代强音,奋力向贫困作最后宣战。
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11个连片特困县、1419个贫困村的215.46万贫困人口迎来了崭新的生活。5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这里的69.52万户村民彻底告别了土坯房,近300万山区群众安全饮水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全赣州市5年脱贫151.74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6.7%下降到5.7%。
在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截至2016年年底,井冈山市贫困发生率降至1.6%。今年2月26日,经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估,井冈山市正式宣布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
赣鄱大地上,数百万贫困人口的生活发生着质的变化,上千个贫困村庄正经历着华丽转身。统计数据显示,江西省贫困村由“十二五”期间的3400个,减少到目前的2900个。贫困地区农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连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达到9110元,收入增长率达11%左右。
厉行责任制 打出组合拳
“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人民立场,在江西有了生动的实践。
5年来,江西省始终牢记党中央的殷切嘱托,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挑起脱贫攻坚这一重若千钧的历史责任。
2012年,江西开始探索实施“选准一项优势主导产业、组建一个合作组织或选择一个龙头企业、设立一笔扶贫信贷通、落实一种部门帮扶机制”的“四位一体”产业扶贫模式。
2013年起,江西在修水县、遂川县等地开展搬迁移民扶贫试点,逐步全省推广,34万移民搬出深山区、地质灾害区、库区和农村重点污染区。
“十二五”期间,在全省3400个贫困村中,累计安排7825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点和3243个市县自建新农村建设点,安排贫困村村庄整治建设财政扶贫资金26.7亿元,整合新农村建设财政资金28.9亿元,让贫困村组居住环境焕然一新,村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
一系列打基础、谋长远的组合拳,为江西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起,江西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阶段。为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江西构建起以《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为主的“1+N”政策体系,直指“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可持续”五大关键难题。
在此过程中,江西还出台多项办法,明确对贫困市县领导班子和党政主要领导专类考核,其中扶贫开发情况占总权重60%,并明确要求贫困县党政正职在贫困县脱贫攻坚期间不得调整岗位。
与此同时,按照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镇推进和实施的工作机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脱贫攻坚工作,构建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全面推行乡镇领导干部包片、乡镇干部包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驻村、结对帮扶干部包户工作。
让贫困群众生活更美好
崇山峻岭间,全长112公里的江西寻乌至全南高速公路宛若玉带穿梭。2015年10月,寻全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大幅缩短了寻乌县至江西赣州市中心城区和福建、广东等地的时程。澄江镇北亭村村民蓝金华说,路通民富,这几年,老百姓的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来了个大变样。
白墙黛瓦、绿树掩映,一幢幢客家特色的新房……红军烈士村——瑞金市叶坪乡华屋村旧貌换新颜。得益于苏区振兴和精准扶贫的开展,华屋人不仅搬进了新楼房,还在政府帮扶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集革命传统教育、旅游经济为一体的示范点。
巍巍井冈山,绵延五百里,曾经的红色圣地,如今已成为百姓安居乐业的绿色家园。在神山村,产业基地遍地开花,村民们种黄桃,植红茶,改竹林,挖鱼塘,开餐饮,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一组组温暖人心的场景,描绘着老区人民的崭新生活。江西把“扶智、扶志、扶德、扶勤”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让困难群众不仅物质脱贫,更要精神脱贫。
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江西104个县(市、区)全面建立“扶贫和移民产业信贷通”风险补偿机制,为扶贫对象提供就业创业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等免费服务,全省转移就业贫困人口30多万,提升了扶贫对象就业创业能力、实现稳定就业。
2016年,全省近10万贫困人口,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家门口就近就业。大力推广电商扶贫,目前,江西60%以上县(市、区)建立了电商产业园、电商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带动种植业、加工业和包装、仓储、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真正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有力带动了农民就业创业、贫困户脱贫致富。
从光荣的历史走来,向幸福的未来走去。江西将脱贫攻坚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建设富裕美丽幸福江西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全省上下正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向着“到2020年进入全国第一方阵”的目标奋勇前进。(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赖永峰 刘兴)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