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忠仪表:从“1000万”向“100万”的拼杀路径

2017年08月11日 16:53   来源:CE.cn   

  一件煤浆控制阀,从德国引进需1000万人民币,引进消化吸收国产同类产品售价不到100万。那么如何完成这种从1000万向100万的落差呢?作为国内石油化工、冶金领域仪表制器领军企业——宁夏吴忠仪表有限公司又是经历了怎样的拼杀路径呢?

  遥想当年

  提起宁夏,多数人脑子里立刻闪现出几个字,落后地区或西部欠发达。“其实不然。尽管宁夏经济总量小,但少数行业个别企业确是始终处于国内领军地位,典型的是精密制造业,最突出的企业是吴忠仪表厂”,宁夏吴忠市市长喜清江说。

  俗话说,好汉不提当年勇。提起吴忠仪表当年的“勇”,喜市长津津乐道:

  1964年2万元起家的吴忠仪表一起步就是国家一机部的直属企业,“家底儿”竟是从上海调来安家的766名技术人员和中专以上学历的职工组成。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吴忠仪表的故事近乎完美。先后在国内同行业率先研制生产出液压快速切断阀、大口径球阀、直通单双座调节阀等等,直至1976年低温阀用于毛主席纪念堂,1980年自动调节阀走出国门。

  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日本技术,到1997年在国内同行业率先获国家机械工业部和国际质量标准认证。与其说吴忠仪表拥有“皇家基因”,不如说由于坚持走技术领先的路子,才使得其后来的故事得以精彩。

  绝境重生

  “辉煌时真辉煌,悲惨时真凄凉!”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马玉山一脸书卷气。

  上世纪九十年初,我国开始由计划经济转型发展市场经济,到了2000年左右,多元化经营风起云涌。干什么、怎么干?一句话,企业瞄准什么赚钱干什么、上马什么。于是,吴忠仪表为了赶浪头,早就瞧不起自己的老本行,一改生产地质罗盘仪、水仪表、气压表之类得传统产品 ,开始上马医疗器械、水电器表、环保产品等项目,结果不仅企业每年亏损几千万,且损兵折将,好多优秀技术人员都走掉了 ,这种“逆向淘汰”使得企业每年走掉近 200个大学生。

  2005年,企业濒临倒闭。痛定思痛!“既然我们曾经是‘山头王’,为什么要上‘梁山’呢?为什么不顺着自己拥有的‘山头’寻觅攀登高峰呢?”马玉山表情舒展:“经过近一年的国内外考察调研,我们发现新的商机,即同行的精密仪器高端技术为石油化工、冶金电站流程工业自动化设备的关键部件 ,其利润少则20%,高则35%。”

  经过自治区政府、吴忠市政府及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2002年,就引进国际最先进的调节阀技术,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与德国阿尔卡公司正式签约。

  “到了2010年,吴忠仪表全面实现脱胎换骨。”马总接着介绍说:首先是改制,变国有为民营;其次是产品转型升级,凭借日本的工艺功底,全面引进消化德国控制阀国际顶尖技术;三是通过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实施精密化管理和系统化成本控制。

  弯道超车

  走进吴忠仪表的数字化加工中心,记者眼前一亮。十几位工程师分别在操作大小不一的现代计算机,几十位工人在流水线上手工调试。

  你们是如何消化德国技术的?“弯道超车!”听记者开门见山地问,装备车间主任柳春脱口而出四个字。接着,柳主任打开大型计算机,手指要银屏边演示边说:“这是煤浆控制阀的日本、德国技术路径,即ERP操作系统。为了实现本土化摆脱原搬照抄,经过几年刻意创新,我公司研发出一个量身定制的WRP系统。”贵公司就是通过这个系统实现“弯道超车”的吗?柳主任点点头:其实实现“超车”主要是通过两个关键节点完成的。一个量身定制标准的问题。由于产品特殊性,吴忠仪表尽管实施订单式生产、机械化装配,且许多环节仍采用手工操作或调试。因为造型种类不同,规格标准不一。有的产品一台一个规格一种标准,有的一台一组装备,需要几十个规格和标准。因此生产线上每时每刻离不开计算机里的数据库。另一个是攻克尖端技术问题。多年来,吴忠仪表在引进德国先进技术基础上,自主研发了产品结构设计、 表面硬化新材料技术、热喷涂新技术应用、现代加工铸造等十几项同领域国际尖端技术。

  厚积薄发。吴忠仪表这些年恰恰是“反弹琵琶”。先有理念,先设计有企业发展路线图,然后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连续八年,总哈工大、吉林大学、沈阳工学院先后招进200多名学士、硕士生。激励机制敢于硬碰硬:入门跟师傅,三年独立工作,五年独挑项目,收入年薪制20至50万不等。

  信息化精密管理,现代化成本控制,硬碰硬的激励机制……吴忠仪表不仅实现1000万向100万的拼杀,且连续五年年均利税递增30%,劳动生产率从20万元提升至100万,人均工资从不到2万增至7.2万。目前中石油两个输油管线自动阀门项目已进入调试;中海油深海1500米采油控制阀门项目已进入核准阶段;铁岭至大庆输油管线超大口径控制阀门正业已组装完毕……

  从简易仪表装置生产,到国际顶级控制阀门设备制造,吴忠仪表一路奋进,填补实现了我国长期千万元进口到百万自产的跨越。(中国经济网 记者 许凌)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