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稿 > 正文

塞罕坝:创造“沙地变林海荒原成绿洲”的人间奇迹(组图)

2017年08月17日 09:1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当时塞罕坝人住处极为简陋。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淼/摄 

    塞罕坝人用青春守住了“那片绿”

  听老一辈讲,55年前的塞罕坝荒凉苦寒,那时候没有屋子,没有路,没有像样的食物,自然环境恶劣,居住环境更是极为艰苦。

  张启恩、陈彦娴、王尚海都是第一代塞罕坝人,他们中间有第一代技术人员、第一代女职工、还有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人党委书记,他们把自己青春的汗水都挥洒在了那片曾经人迹罕至的荒原上。

  据工作人员讲,第一代塞罕坝人去世时的平均年龄仅有52岁,并且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塞罕坝子女也没能得到更好的教育,那时都没有考上大学的孩子,第一代的塞罕坝人可谓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据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1984年,河北林业专科学校毕业生刘海莹来到塞罕坝,成为基层林场的第二代技术员。住工棚、喝雪水、啃咸菜、吃冷饭,艰苦的环境中,老一代务林人的榜样力量是他坚持下来的最大动力。如今,已担任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场长的刘海莹,与场内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探索出一套适合塞罕坝地区特点的森林经营模式,成为全国森林经营的样本。

(责任编辑:宋雅静)

精彩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