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由广东院士联谊会和南方科技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学科发展战略项目研讨会在深圳举行。23名新材料领域院士专家围绕“低维度人工微结构及其界面和表面科学”议题,分享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建言新材料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低维度人工微结构材料的制备、微结构及其性能的研究是材料领域、凝聚态物理和材料化学等领域的前沿课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叶恒强说,“当前,低维度人工微结构材料在国内研究迎来了蓬勃发展期,在纳米尺度上‘做文章’,低维度人工微结构材料的研究为人们的认知推开了大门”。
在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吕坚教授团队已经成功研制全球首创的超钠镁合金材料。超钠镁合金材料属国际尖端新型材料,在消费电子、航空及假肢材料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深圳一批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新材料的细分领域占据龙头地位。目前新材料产业已成深圳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超过30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超过500家,全市新材料技术专利超过1万件,一批中小企业在细分领域跻身行业三强之列。
据统计,目前深圳新材料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优势特色突出,规模不断扩大。2016年,全市新材料产业增加值达373.4亿元,同比增长19.6%;产业规模超过1650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2300亿元。在石墨烯太赫兹芯片、柔性显示等领域,深圳已跻身世界前沿。目前,深圳相关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已发表石墨烯相关SCI论文400余篇,申请相关专利700余件。
据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秘书长李音介绍,深圳的新材料企业分布在支撑领域、优势领域和新兴领域等三大领域。从产业规模看,优势领域占深圳新材料行业的一半。
李音认为,深圳在新材料领域并不具备资源优势,却在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复合材料、超材料等领域实现“领跑”,主要原因是市场的推动与政府的培育结合形成了强大的动力。连续多年,深圳市设立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新材料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培育和引进、重点企业发展、产业化项目建设等方面。今年初发布的《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新材料列为深圳五大重点发展方向之一。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深圳要努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经济日报 记者 喻剑)
(责任编辑:宋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