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稿 > 正文

【新时代东北振兴】沈鼓集团“好风凭借力” 自主研发驱动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

2019年09月21日 10:29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沈阳9月21日讯(记者肖霄) “就像心脏在人体中的作用一样,我们所生产的大型压缩机、大型泵及工业汽轮机就是‘工业心脏’,一个国家工业是否拥有这些核心装备的研制能力,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能源安全和国防安全。”在被誉为“国家砝码”“大国重器”的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集团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孔跃龙对随着“新时代东北振兴”网络主题活动来此采访的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说了上面这段话。

沈鼓集团车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肖霄/摄

  沈鼓集团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型、领军型企业,主要生产大型离心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各种核电、工业用泵以及汽轮机、风电机组等重大技术装备。先后推出了百万吨乙烯、长输管线、10万空分、70万吨/年PTA、500万方LNG、千万吨炼油、大型煤化工等装置用离心压缩机组、150吨往复式压缩机、核电站用主泵等一批重大国产化装备,填补100 多项国内空白,有力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国家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沈鼓集团始建于1934年,1952年成为我国第一家风机专业制造厂,成立60多年来,伴随中国能源化工工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发展历史。

  上世纪70年代,中国为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决定从国外引进大化肥、大乙烯、大炼油项目。1976年,沈鼓集团投资引进了意大利新比隆的离心机设计制造技术,自1982年按引进技术生产出第一台压缩机后,沈鼓集团就开始坚定地走在自主创新之路上。

  目前,沈鼓以完全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替代进口,成为大国重器,国家砝码。如在乙烯领域,从1998年自主研制了24万吨/年乙烯压缩机开始,不断实现了36万吨/年、64万吨/年、80万吨/年、100万吨/年的跨越,到2010年我国首台百万吨乙烯压缩机研制成功,彻底解决了我国乙烯三机长期依赖进口,价格服务受制于人的问题,打破了该行业的国际垄断的竞争格局。

  “60多年来,我们始终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以市场为导向,沈鼓集团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的‘两站三院五中心’创新体系,持续加大科研投入,每年研发投入都占到销售收入的比例5-7%,我们给技术人才最高的收入,最好的待遇,最大的荣誉,让科技人员名利双收,几代沈鼓研发人员专注主业,心无旁骛,为沈鼓集团的高质量发展打牢了强大根基。”孔跃龙如此总结集团的发展经验。

  为开辟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沈鼓集团不断加快新产业培育,加快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转型升级,推动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重点发展了高端装备、服务型制造、国际化、工程成套和新市场五大核心业务,并且加快推进金融服务和智能制造两个支撑能力建设,通过资源配置、政策倾斜、目标导向等多种方式推动、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沈鼓集团车间。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肖霄/摄

  2018年以来,在高端装备转型方面,重大项目订单已达到了集团订单总数的79%;服务型制造业务收入占比达到27%;在国际转型方面,以“借船出海”的方式首次实现齿轮压缩机组的海外项目订货,出口订货业务以20%速度增长;在智能制造方面,沈鼓集团“数字化企业”建设稳步推进,ERP优化提升、招标采购、服务云平台等重点项目陆续启动;在金融服务方面,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创新产品和专业、高效、特色化的金融服务的模式逐渐成熟,为扩大市场拓展能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如今的沈鼓集团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机械行业通用机械风机行业、压缩机行业和泵类行业的会长单位,三大类通用机械的行业研究所均设在沈鼓集团,担负着行业技术标准制定和发布,相关装置的检验和检测工作,承担着引领国家通用机械三大类行业的发展使命。厚植优势、坚持创新驱动,已成为这家老牌装备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责任编辑:庄彧)

精彩图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