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稿 > 正文

【行走自贸区】钦州港片区临海开放 “一港两区”建设成效显著

2020年09月08日 09:48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8日讯(记者 贾佳)钦州港片区是广西自贸区三个片区中唯一临海、面积最大的片区,占广西自贸区近一半,致力于建设“一港两区”,即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门户港、发展向海经济产业集聚区、打造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广西自贸区云座谈会上获悉,一年来,钦州港片区在“两国双园”对外开放合作、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畅通国际陆海新通道,积极打造枢纽经济新高地。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钦州港片区全力推动以海铁联运“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单到底、一箱到底、一票结算”等为重点的国际门户港服务模式创新。相比2019年,钦州港进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54.13%;出口整体通关压缩87.81%;货物进口、出口中介服务收费分别下降25%、21%,逐步接近上海港、宁波港等国内一流港口收费水平。

  目前,钦州港已建成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8个,开通集装箱航线49条,基本实现国内和东盟国家主要港口全覆盖,并开通钦州港至重庆、成都、兰州等7条常态化海铁联运班列,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主通道、中欧班列海铁联运枢纽重要港口。今年前7月,在全国港口货量普遍下跌的情况下,钦州港累计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7679万吨,同比增长15.2%;集装箱完成195.4万标箱,同比增长28.8%;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完成2109列,同比增长80%。

  向海经济集聚区初具规模,经济发展劲头强劲。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钦州港片区投资700亿元的广西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有5500多人在现场“大会战”,还运用了世界最大、国内仅有两台的4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为打造面向东盟的绿色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按下快进键。目前,钦州港片区已有13个“双百双新”产业项目落户并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2026亿元。

  “两国双园”国际产能合作取得新突破,中国—东盟共赢发展迈上新台阶。广西自贸区最大的特点是面向东盟,钦州港片区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中马“两国双园”。相关负责人表示,钦州港片区专门设立了联合理事会秘书处(对外合作交流局),深化“两国双园”日常联络和互动发展,支持燕窝、榴莲、棕榈油等马来西亚优势产品贸易,成功推动马来西亚毛燕于2019年11月实现首次输华,目前已有12家中外燕窝企业入驻燕窝加工贸易基地,基地年加工燕窝能力可达500吨、产值100亿。

  下一步,钦州港片区将加大改革力度,探索建立与东盟合作新模式新机制,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试验田。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推荐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