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稿 > 正文

【行走自贸区】黑龙江自贸区创新对俄经贸模式 打造沿边合作新样板

2020年09月11日 16:1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11日讯(记者 贾佳)去年8月30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成为国家首次在沿边地区布局的自贸试验区,成为中国最北自贸试验区。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行走自贸区”网络主题活动黑龙江自贸区云座谈会上获悉,一年来,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围绕创新对俄合作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

  黑龙江自贸区加强对外合作平台建设,夯实开放发展基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表示,黑龙江自贸区设立全国首个中俄边民互市交易结算中心,开通全国首个铁路互贸交易市场,在俄罗斯设立离岸孵化基地、中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境外法律服务及招商代表处等重要平台机构,为沿边开发开放、深化对俄合作、辐射东北亚区域合作提供了新载体、新模式、新机遇。

  黑龙江自贸区强化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拓展经贸合作路径。相关负责人表示,“哈绥俄亚”陆海联运线路连同哈欧班列,构建贯穿了欧亚两大洲的国际物流大通道,黑河黑龙江大桥开通中俄经贸新通道,黑龙江自贸区搭乘互联互通新路径,进入崭新的“大陆桥时代”。挂牌以来,哈欧班列共发运200列,货值21.9亿元,同比增长40.4%;哈绥俄亚陆海联运共计发运64列,货值5.97亿元,同比增长14.4%。

  黑龙江自贸区围绕“跨境+”产业升级,打造跨境产业链条。据了解,黑龙江自贸区通过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跨境能源加工、跨境农产品加工、跨境中草药研发、跨境木材加工、跨境康养旅游等产业,着力培育跨境产业集群;通过开展对俄投资开发并进行木材、农产品、清洁能源等资源回运加工,引入飞地经济,着力构建境内外联动、上下游衔接的全产业链经济,开启国际经济合作新模式。相关负责人表示,黑河自贸片区创新跨境电力贸易及落地加工使用新模式,今年以来俄电进口5.1亿元,有效助力新材料产业降本增效。

  黑龙江自贸区创新边民互市贸易模式,落实兴边富民政策。相关负责人表示,绥芬河自贸片区创建了集边民组织、跨境结算、分销加工等于一体的全流程监管模式,挂牌以来,互市贸易完成过货量12.5万吨、交易额7.93亿元,参贸边民13.2万人次。此外,疫情期间各自贸片区为保障口岸货运通道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黑河片区利用跨境电商海外仓自俄回运防疫物资1279万余件,俄罗斯疫情严峻时,又复运俄罗斯1.2亿余件抗疫物资,推动中俄互帮互助的关系更加紧密。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推荐
閸掑棔闊╅崚甯窗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
  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
  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
  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