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稿 > 正文

[瓣瓣同心·携手共进]北京城市副中心:用"城市大脑"打造智慧之城

2020年12月17日 13:5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北京市通州区城市管理智慧分中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淼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7日讯(记者 杨淼) 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16年—2035年)》的发布,定位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通州迎来了千年一遇的发展机会。12月16日,记者随瓣瓣同心·携手共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通过采访了解到,通州区直面机遇和挑战,在城市治理上坚持走精细化管理道路,以发展新基建、布局新场景为出发点,努力提高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开展城市智慧化升级改造。

  据北京通州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通州区城市管理委在现阶段建设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智慧城市建设,推动通州城市管理的信息化、智慧化,促进新型城市综合治理机制和模式的建立。

通州区城市管理指挥平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淼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北京通州区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建设了通州区城市管理指挥平台(城市大脑),通过“联通”数据流和指挥,构建了统一的开发标准和应用框架,搭建了数据接入、一级数仓和二级数仓基础平台,并联通多个职能部门的业务数据,实现各业务系统数据的统一存储与管理。推动城市管理的智慧化升级,构建多部门联动的综合治理机制。

  负责人介绍,目前通州区城市管理指挥平台(城市大脑)融合了信号、违法、供热、停车、照明、电力、环卫等60种类型的数据;接入4778台监控设备(包括视频流量检测器、高点监控、路侧停车监控、公租自行车监控、人行过街视频检测器、违法监控等)、520台系统信号机、287辆环卫车辆、6770基路灯、377台路灯箱变、730处公共自行车站点、62处公共停车场、42块停车诱导屏等物联设备;识别大货车禁限行、违法停车案件65万例,生态环境类案件23万件,渣土车违法案件5000多例。

通州区城市管理指挥平台实时情况。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杨淼摄

  在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城市大脑”的优势就显而易见了,据了解,通州区城市管理委除在建道路外的所有路口信号灯全部实现联网联控,15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信号灯全部实现智能化控制,实现了十余个主干道路段的干线协调控制和199处路口的信号配时自适应优化(红绿灯的配时根据车流量的变化而实时变化),还增加建设了信号控制自适应系统和交通特勤控制系统,实现了单点自适应控制和反溢控制功能以及对特勤车辆的应急放行管控。据第三方专业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提供的测评报告显示,城市副中心155平方公里范围内平均车速提高15.6%,城市主干道通行时间缩短32.5%。

  除此之外,在城市照明方面,该平台也发挥了它的智能化优势。通州区通过照明管理平台对全区的照明设施总量、故障及群众投诉情况进行综合管理,自动发现低压、灭灯、断网、配电箱超限等故障,进而保障照明设施的正常使用和完好率。同时,依托现有平台开发了城市之光手机app,可以帮助管理者在手机端随时随地进行业务操作,对15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路灯设施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故障上报,对加装了单灯控制器的灯杆可以进行0-100%的调光操作。

  该平台对于生活垃圾也能实现精细化管理。据记者了解,通过生活垃圾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对各垃圾排放主体的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精投率的跟踪和分析,并接收各类反馈和建议,同时对收运车辆和处理设施进行在线督检,确保各类垃圾分类质量可认定,源头可追溯,清运及时有效,并实施合理调度,满足市民分类需求,加强环卫作业各节点的精细化管理,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环卫服务。系统能够精准定位到每辆垃圾收运车,实时定位记录车辆运营轨迹、查看收运垃圾分类质量和重量等信息,实现源头分类投放、中端分类运输、末端分类处理的全流程闭合管理。

  在突发应急事件时,该平台也可以发挥智能化作用。据负责人介绍,通过构建通州区应急管理总体架构,针对火灾专题、地质灾害、防汛专题、安全生产专题等综合防范类业务构建了各项安全监管专题,建立健全了一套完整的应急事件管理调度系统,形成了事件发现预警、协调处理及效果评估的于一体化管控体系,实现了完善的应急事件快速响应和有效应对机制。

  当提到对未来规划时,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通州区城市管理委内部平台建设为突破点,汇聚其他部门优质数据资源实现全区智慧城市建设整体推进,即打造数据汇集平台、具体业务的支撑平台、业务专精的大数据平台,构建以物联网为基础、互联网为补充的数字城市基础平台。

  

(责任编辑:石兰兰)

精彩图片推荐